本报讯(记者张楠)近日,记者从太原市司法局获悉,为积极贯彻落实司法部、省司法厅“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部署要求,太原市公证机构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推出分类精减办证时限、推进“一事一站办”、拓展“一证一次办”等十项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措施,努力实现办证途径多样化、办证流程最优化、办证材料最简化、办证成本最小化,有效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和办证效率,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分类精减办证时限。针对法律关系明晰、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大力压缩办理周期。出具公证书的时长,从公证法规定的“15个工作日内”,依情况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10个工作日以内。对于无争议、无需核实或可通过数据共享完成核实的部分公证事项,更是实现最快当日出证、当场出证,极大提升办事效率。
推进“一事一站办”。强化与外事部门的协同合作,为当事人提供贴心的代办认证服务,将“涉外公证”与“领事认证”有机整合,实现一站式联办,让当事人办事“只跑一次路,只进一扇门”。
拓展“一证一次办”。依托先进的在线公证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的覆盖范围。根据当事人的实际需求,灵活提供电子公证书,或通过邮寄送达纸质文书,让公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优化涉企公证服务。主动深入企业,在企业内部设立公证服务点,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优化涉企服务专窗,组建专业的涉企服务团队,构建“一专窗一通道、一领域一团队、一企业一方案”的工作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快速办理、特殊办理的专属公证服务,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化“一次收件”公证服务。积极探索“容缺受理”“容缺后补”服务模式,对于基本材料具备、主要证明材料齐全,仅缺少次要材料的公证申请,予以先行受理、先行审批。在当事人补齐材料后,及时出具公证书。
开展多元化服务。提供错峰延时服务、预约全时服务和加急即时服务。通过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公证员值班,或通过电话预约等方式,为平时工作繁忙的当事人提供“预约服务”,确保公证服务全年无休,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推行“通办”服务。大力推行“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公证业务,让群众能够就近办理公证,减少奔波之苦,切实提高公证服务的可及性。
开通办证绿色通道。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专门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办理,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公证服务的温暖与关怀。
开展“公证法律六进”活动。积极组织公证人员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公证咨询服务,广泛宣讲公证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公证认知度。
提供公证法律援助服务。在办证过程中,主动向群众详细解释减免费用政策,对于符合减免条件的当事人,严格落实应减尽减原则,确保公证服务的公平性和普惠性。
今后,太原公证工作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办证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公证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