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慧芳 通讯员李文梅)“真没想到,跑长途的路上还能用手机把官司解决了。”近日,祁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通过“电话沟通+云端调解”模式,仅用1小时便化解2起涉大货车司机的纠纷。从电话沟通到达成调解,从线上协商到文书送达,全流程“云端办理”让3名奔波在千里运输线上的大货车司机,在法官的“指尖服务”中感受到司法便民的加速度,感受到“正义无需等红灯”的司法温度。
原告老王与被告老周同为长途货运司机,老王多次向老周催要劳务费未果,无奈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发现特殊难点,被告老周正驾车前往广西运送物资,返程需要十几天以后,原告老王也因在外跑车已连续一个月未返乡。而另外一起修理合同纠纷的被告也同样跑货车外出。面对当事人跑不动、等不起的现实困境,传统庭审模式将严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
法官和书记员决定组建“双线联络组”,多次致电摸清原、被告双方诉求,利用司机在服务区休息间隙开展见缝插针式调解,一方面精准定位“付款金额”与“履行期限”两大争议点,一方面创新采用“微信调解+屏幕共享”模式,法官在线通过“云端白板”促成双方当场调解方案,最后调解书生成后10分钟内完成微信送达,同步告知自动履行。此刻,3名司机师傅的车轮仍在路上飞驰。
据了解,近年来,祁县法院速裁团队切实维护物流从业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与群众的美好生活同频共振,实现正义“提速”不“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