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让当事人“少跑路”“少折腾”“少等待”

晋城中院积极打造司法为民“第一窗口”

  本报讯(记者郭志平 通讯员高雅慧)2024年以来,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当事人一件事”改革,坚持因地制宜,深化流程再造,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将立案庭打造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参与诉讼、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窗口”,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突出“减环节”,让当事人“少跑路”。该院持续在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上用力,全力推动诉讼服务提档升级。科学划分功能服务区、窗口服务区、自助服务区三大区块,全面整合立案流程,按照前台统一登记、后台分类审核、综合窗口答复的模式,推进“一窗受理、套餐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15个办事窗口,对立案、交费、集中送达、法官接待、法律援助等相对分散的对外职能进行有效整合,让当事人只进一个门,就能一站式、一次性完成除庭审以外的全部诉讼事项。
  突出“减材料”,让当事人“少折腾”。该院实行“一表申请”,将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齐,减少重复填写和重复提交。实行“一次性告知”,公布“一次办”诉讼材料清单,对民事、行政、上诉、财产保全等8类案件所需立案材料进行“一次性告知”,有效避免群众因材料不全重复跑路。诉讼费退费形成实时提醒、全程监管、智慧联动的胜诉退费工作新常态,胜诉主动退费迭代升级“免申即享”,退费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免交裁判文书生效证明,当事人申请执行立案时,由晋城市两级法院负责核查文书生效情况,无需申请人提供裁判文书生效证明。
  突出“减时限”,让当事人“少等待”。该院认真开展司法便民活动,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便民措施,开通诉讼服务中心热线预约立案,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以“小窗口”解决“大问题”,落实首问负责制,对于来电、来访群众,坚持一接到底、全程负责。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开通适老助障、涉企等特殊群体办事绿色通道,为前来办事群众提供兜底服务。推行带班帮办制度,通过轮流带班的方式,确保每一名前来立案的群众都能得到及时、专业、温暖的帮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9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