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岂能让“冻肉”寒了企业心

——文水法院顺利化解一起财产保全疑难案件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乎想象,起初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但最终的结果却特别暖心,实在是太意外、太好了。”当事人董某发自内心的一番感慨,满含着对法官的由衷感激与肯定。
  近日,文水县人民法院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通力协作,成功啃下了一块“硬骨头”——顺利化解一起涉案金额高达百万元、跨越数千里的羊肉财产保全疑难案件。这场“以保促调”的司法实践,高效守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信任危机

  此案源起于一场买卖合同纠纷。甲公司与乙公司原本是长期进行羊肉买卖的合作伙伴。一直以来,双方基于商业互信,合作颇为顺畅。然而,2024年12月的一笔交易却风云突变。
  甲公司在收到乙公司3万元预付款后,秉持诚信原则,分三批将价值百万元的千袋羊肉发往远在重庆的乙公司。可令其意想不到的是,乙公司在收到羊肉后,却迟迟未支付尾款。甲公司负责人董某在多次与乙公司沟通的过程中,敏锐察觉到异样。董某一方面心急如焚地依据货运地址奔赴重庆,试图寻找剩余货物以减少损失;另一方面紧急安排公司人员向文水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请求查封乙公司存放在重庆冷库的数百吨羊肉。
  文水法院受理案件后,经法官深入了解,发现乙公司资金链断裂,偿还这批货款困难重重。更棘手的是,面对保全举措,乙公司态度强硬,拒不配合,甚至准备偷偷转移羊肉,妄图逃避责任。

携手破冰

  时间就是战机,容不得丝毫耽搁。文水法院承办该案的霍法官与负责执行保全案件的孙法官迅速拟定行动方案。鉴于突发状况以及保全财产的生鲜特性,两名法官立及订购当日机票,马不停蹄赶赴重庆。同时,第一时间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取得联络。两地法院即刻成立联合执行小组,依据线索火速奔赴璧山区河边镇。
  抵达目的地后,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冷库大门紧闭,执行人员几经周折才得知,该批货物竟已被乙公司负责人的前妻王某购得。一番沟通后,王某到达现场打开库门,并确认库内存放着甲公司的羊肉。可王某以货物已买受为由,拒绝法院查封,场面一度僵持不下。
  关键时刻,当地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两地法院法官向乙公司负责人耐心释明法律规定,周围群众也纷纷作证乙公司此前确有转移财产迹象。迫于诸多压力,王某最终转变态度,同意配合法院工作。

暖心调解

  执行干警们冒着风雨毅然进入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冷库,仔仔细细清点货物,成功保全了财产。但难题并未就此终结,冷冻羊肉作为生鲜易腐货物,保存问题亟待解决,而且纠纷的“疙瘩”还未彻底解开。
  面对这种情况,法官迅速转换角色,开启调解模式,条分缕析地为双方剖析利弊:对于乙公司而言,达成和解,羊肉便能尽快销售回款,最大程度削减债务雪球;而甲公司若执意走诉讼程序,羊肉将面临降价折损、变质腐坏以及仓储成本增加等诸多难题,得不偿失。
  在6个小时的“背对背”调解中,法官循循善诱,双方逐渐放下成见,达成一致协议:甲公司申请解除保全,羊肉由两家公司分别销售一部分,所得款项用于清偿货款,其余欠款仍由乙公司后续承担,法院严密监管资金流向。
  当晚,在文水法院法官的全程监督下,羊肉有序装车,乙公司也信守承诺,当场支付了首期货款。
  此次跨省执行行动,两地法院精锐尽出,共出动12名干警,公安、物流等多部门齐心协力、紧密联动,迅速完成从保全到调解的全流程,成功化解了债权人的资产风险,为这场跨越数千里的“肉品之旅”画上了句号。

本报记者李婧 通讯员穆沛方 薛一樵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9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