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狄红生 通讯员陈纪君 余昭睿)从一开始的仅承认被抓现行的毒品交易行为,到对于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贩毒事实供认不讳,侯马市人民检察院利用数字检察破解贩卖毒品类案件信息碎片化难题,促使犯罪嫌疑人布某某最终在审判阶段当庭认罪认罚。
2023年6月,公安机关将完成毒品交易后正与他人一同吸食毒品的犯罪嫌疑人布某某当场抓获,其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后,却仅承认此次被抓现行的毒品交易行为。此时,案件定罪量刑的证据只有吸毒者的陈述,且双方交易明细杂乱无章,在审查逮捕阶段,公安机关移送了布某某向4人贩卖8次毒品犯罪事实。
“在讯问笔录中,我们发现了布某某在贩毒圈的绰号,利用这一关键信息,依托我院建立的吸贩毒人员信息数据库,对该绰号的涉毒线索进行检索,在另一起侯某贩卖毒品案中发现了关键信息。”承办检察官介绍道。
原来,公安机关在侯某贩卖毒品案的交易现场将其抓获时,其向吸毒人员贩卖的毒品,正是从犯罪嫌疑人布某某手中购买。承办检察官乘胜追击,要求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入补充侦查布某某向侯某等人贩卖毒品的交易细节,调取吸贩双方微信交易明细,确认布某某与侯某等人交易时使用的微信号码确实属于本人使用,并进一步明确了每一次交易的具体金额以及毒品克数。最终,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时,指控布某某向6人贩卖毒品44次。在开庭审理时,各项证据确凿,布某某的狡辩在铁证面前彻底瓦解,当庭认罪认罚。最终,侯马法院一审判决完全采纳了检察机关提出的定罪量刑建议,让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处。
“贩毒类案件在办理过程中独立性明显,吸食与贩卖线索之间很难建立有效关联。建立吸贩毒人员信息数据库,可以将事先掌握的碎片化信息串联成一张纵横交织的数据‘监督网’,只需将关键信息进行数据碰撞,就可以帮我们追究漏罪漏犯,甚至全链条打击洗钱犯罪。今后,我们还将引入Deepseek本地化部署,帮助我们动态智能分析需关注的重点吸贩毒人员及新型贩毒手段,真正实现数字赋能涉毒案件高质效办理。”承办检察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