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山阴大队政府专职队于1987年建队,现有政府专职消防队员31人,担负着7乡5镇197个行政村的防火灭火、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任务。2025年,该队获得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九源街特勤站内配备9辆消防车,现有地震灾害救援、抗洪抢险救援、化工灭火救援、高层建筑火灾救援4个分队,共有干部3人、消防员40人。2025年,获得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寿阳大队曹河路消防救援站成立于1980年,现有消防指战员50人,守护着7镇5乡2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25年,获得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现有人员7人,主要承担组织指导综合性消防救援、执勤备战、训练演练、综合性消防救援预案编制、战术研究工作以及特种灾害事故救援及其训练演练、专项战术研究和重大活动消防安保勤务应急处置,负责消防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规划、建设工作等。2025年,获得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陵川大队“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08年,2018年11月消防队伍改革转制后更名为“火焰蓝”青年突击队,现有队员36人,主要承担火灾预防、消防监督执法、灭火和应急救援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2025年,获得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4月30日,山西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太原举行,山西消防2个集体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3人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5个集体荣获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获奖者,领略他们的风采——
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山阴大队政府专职队——
精兵劲旅守护一方平安
在晋北大地,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敢打必胜、永争第一”为信念,用忠诚与担当筑起守护山阴县平安的“钢铁长城”;他们以“人民消防为人民”为宗旨,用热血与汗水谱写着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壮美篇章。这就是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山阴大队政府专职队,一支在改革转制中淬炼成长,在实战考验中砥砺锋芒的消防铁军。
建队以来,山阴县政府专职消防队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发展。2022年,大队党支部被省消防救援总队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全省消防系统的标杆。
每周的党日活动雷打不动,每月的党课教育入脑入心。该队通过创建“党员先锋岗”、设立“党员责任区”,让党旗始终飘扬在灭火救援第一线。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等重大安保任务中,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在大队荣誉室里,一块块闪亮的奖牌记录着这支队伍的辉煌战绩:2017年12月,被朔州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集体一等功”;2018年起连续7年蝉联山西省文明单位称号;2021年至2024年,连续4年获评全省先进消防救援大队;2023年3月,荣获全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先进大队称号......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队员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据统计,近3年来,大队累计接处警1100次,出动车辆657辆次,出动人员9478人次,成功扑救火灾776起,开展抢险救援212起,营救遇险群众147人,挽回财产损失超1亿元。
2023年4月9日,山阴县某物流园区发生重大堆垛火灾。面对刺骨的寒风和肆虐的火魔,队员们连续奋战36个小时。汗水合着喷出的水流把衣服从里到外打湿,但没有一个人从火场退却。“火没灭完,我不能撤!”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
“2·22”系列居民楼火灾救援更是惊心动魄。当日,万和城小区、万佳名城小区、铁东民福小区接连发生火灾。面对复杂的火场环境,队员们义无反顾地冲进浓烟滚滚的楼道,用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生命通道。居民陈女士回忆说:“当时火势很大,是消防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一家救出来的。”
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山阴消防人深知,过硬的业务素质才是制胜法宝。大队创新开展“师傅带徒弟”岗位练兵,定期组织实战化演练,培养出一批业务尖兵。
“敢为百姓做主,彰显消防本色。”家装火灾的亲历者陈女士每每提及山阴大队的消防救援人员都满是赞誉。在火灾处置中,大队队员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出警迅速、扑救及时,最大程度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
不仅如此,大队火调人员在火灾调查工作中严谨细致、高效专业,严格按照火灾调查程序开展工作,依次进行环境物证勘验、初步物证勘验、细项物证勘验和专项物证勘验。同时,结合当天的气象条件、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通过查看视频资料、分析现场痕迹等多种综合要素,科学、准确地作出火灾原因认定,还原火灾真相,为受灾业主后续维权提供了有力依据,使小区业主如愿拿到了相应的赔偿。
校园消防安全同样牵动着队员们的心。大队监督人员走进山阴县第三中学校宣传和排查隐患时发现,该学校存在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消防监管不到位、部分教务人员消防意识薄弱等隐患。大队监督人员立即与学校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经费及时完成隐患整改。整改结束后,学校负责人为向大队表示感谢,赠送“消防情系校园·平安重于泰山”的锦旗,感谢大队监督人员为校园消防安全筑起了“防火墙”。
脱下战斗服,队员们又化身“蓝朋友”志愿者,定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理发、打扫卫生;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县城活动;组织无偿献血175人次,累计献血7万毫升;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200余件、慰问金共计3万余元。
在孤寡老人张大爷家中,队员们不仅帮忙检修电路,还定期送去生活用品。“这些‘蓝孩子’比亲儿子还亲。”老人感动地说。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山阴县不断上演。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改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忠诚本色;从“消防兵”到“消防员”,转变的是身份称谓,不变的是为民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阴县政府专职消防队正以昂扬的姿态,在建设“新韵山阴”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
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九源街特勤站——
打造尖刀救援队伍
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九源街特勤站作为全市消防救援力量的“拳头”和“尖刀”,始终以“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为导向,精心构建“专业化+实战化”救援体系。自成立以来,特勤站累计接处警4700余次,出动车辆13000余辆次,成功营救被困群众690余人,保护人民财产价值约4亿元。
从“1·31”定襄于家庄砖厂附近草料场火灾,到“4·30”原平大狄库村草垛火灾,再到“5·13”富达建材厂火灾……2022年至今,特勤站成功处置了一起又一起急难险重的火灾救援任务。每一次警报响起,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与火魔殊死搏斗。在熊熊烈火中,队员们逆行的身影,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生命诠释着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除了灭火救援,在冬奥会、冬残奥会跨区域增援安保,全国两会安保等任务中,特勤站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支队伍是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消防救援劲旅。
在工作中,为提升队伍战斗力,特勤站积极响应省消防救援总队“361”双轮一核驱动工程的号召,主动承担起建设忻州市灭火救援专业队的重任,联合其他大队、站,组织开展了为期1年的训练,同时落实专业化建设、扁平化指挥的发展要求,不断强化队伍攻坚打赢能力。
开展训练之余,特勤站还参与组建了低温雨雪灾害、高层建筑、危化品事故救援等多种专业化救援队伍,并根据支队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精心挑选有业务功底、发展潜力大的战训干部、班长骨干进行培养,将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打造出一批本职专业精湛、相关专业精通、其他专业熟悉的实战型人才,营造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2024年,在山西省第三届职工职业劳动保护技能竞赛上,特勤站参赛队员王昊荣获搜救犬训导员综合技能项目第一名,田金山荣获该项目第三名;在省消防救援总队2024年度冬季练兵比武竞赛中,特勤站队员贝宝成在60米肩梯上二楼科目中荣获全省第二名,为全体指战员树立了榜样,在队伍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练兵热潮,有力推动了练兵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特勤站始终将提升实战能力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全体指战员全年开展整建制队站实战化训练、六熟悉演练440余次,对辖区水源进行全覆盖排查2次;依据总队优秀预案评审评分细则,精心完善修订102份重点单位数字化预案及配套纸质版预案,为高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特勤站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邀请幼儿园、中小学校师生来队参加消防站开放日活动,深入车站、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举办消防安全讲座等宣传活动,为群众普及消防知识,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让消防安全根植于心,为群众筑牢“防火墙”。
2023年,特勤站荣获“2022-2023年度山西省青年文明号”称号;2024年1月,被总队评为先进消防救援站;同年7月,特勤站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成果,被忻州支队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激励。今后,九源街特勤站全体队员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人民的安全。
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寿阳大队曹河路消防救援站——
危急时刻救民于水火
改革转制以来,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寿阳大队曹河路消防救援站紧紧锚定“主力军、国家队”建设标准,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消防救援队伍的忠诚与担当。
长期以来,曹河路站全体指战员始终秉持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成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2022年10月至11月,寿阳县发生新冠疫情,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曹河路站的指战员们却开启了“快进键”。在确保救援力量充足的前提下主动作为,一方面派出2名队员24小时值守在辖区核酸采集点,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开展核酸采集、病毒消杀、生活保障等工作;另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车辆配合转运隔离人员,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坚实的消防力量。
2023年11月14日,太旧高速发生甲醇槽罐车泄漏事故,现场情况万分危急。接警后,队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他们凭借科学、专业、高效的处置能力,经过7小时的艰苦鏖战,成功化解危机,用行动诠释了“逆行者”的真正含义。
日常工作中,为了能提升队员们的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救援站专门聘请了专业教练组建体技能专业队。教练们结合消防救援工作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制定训练课程,精心研究编写训练教材,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队员开展体技能训练。同时,综合考虑指战员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战术运用等方面,针对不同岗位、不同救援任务的消防员,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内容和标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激发了全员训练热情。
此外,救援站还定期开展战训研讨活动。活动中,队员们对训练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确保训练计划科学合理。一段时间下来,队员们的训练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队员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024年,在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二届“强能杯”比武竞赛中,参赛团队获得楼层内攻操第三名;在首届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的中部协作区对抗赛中,获得“枪炮协同操”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除了提高队员们的实战能力,救援站还组织并鼓励指战员参与各类业务理论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综合能力。近年来,先后有数十名指战员通过培训、考试等方式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在有效提升队员们个人能力的同时,也为应对各类复杂救援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下,曹河路站先后涌现出了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十佳基层指挥员、优秀共产党员石宏宇,山西省第三届职工职业劳动保护技能竞赛优秀裁判员、晋中市优秀共产党员吴鑫鑫,晋中市第二届职工职业劳动保护技能竞赛“400米物资疏散”冠军刘逸飞等一批优秀队员,激励着全体队员不断砥砺前行,为消防救援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外,曹河路站的各类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事件还多次被央视、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山西日报等各大媒体的官方账号报道。一篇篇生动的报道、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将曹河路站指战员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传递到了千家万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22年至今,曹河路站累计处置各类警情1000余起,成功救助被困群众200余人,挽回和保护财产价值2000余万元。同时,参与各类执勤100余次,开展消防宣传720次,组织熟悉演练140余次,为社会单位培训微型消防站队员600余人次,直接服务人员累计达5万余人次,为提升辖区整体消防安全水平付出了不懈努力。
2020年,该站更是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与良好的精神风貌,荣获晋中市文明办授予的“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2023年,凭借在各项任务中的突出成绩,荣获晋中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晋中市工人先锋号称号。这些荣誉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激励。
未来,曹河路站全体指战员将以更加过硬的作风,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再立新功,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
争做平安“守夜人”
在“火焰蓝”方阵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火场救援的“大脑中枢”,是实战练兵的“磨刀石”,更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守夜人”。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为指引,在灭火救援、实战训练、安全管控等一线阵地勇挑重担,用汗水与热血诠释着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的使命担当。
作战训练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战训”模式打造过硬队伍,积极组建“党员先锋岗”,在重大任务中亮身份、当先锋。
2024年“7·19”陕西商洛柞水县高速公路坍塌跨区域增援救援,作战训练科带领支队参战指战员冲锋在前,连续鏖战11天,克服极端环境、恶劣天气影响,成功完成增援救援任务。
2025年晋城陵川县“4·12”、运城闻喜县“4·16”森林火灾,作战训练科全体成员主动请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带领全市消防救援力量完成各项战斗任务。
在救援现场,科室成员承担着“作战指挥中枢”与“实战攻坚核心”的双重角色,连续坚守一线,统筹全局、精准施策,保证了救援行动科学高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练为战,战必胜”是作战训练科的永恒追求。2024年,运城支队作战训练科荣获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第二届“强能杯”暨灭火救援专业队整建制比武竞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聚焦打赢根本,积极开展地震、水域、船员、山岳、灭火救援等培训,有力充实了队伍典型灾害救援能力。圆满完成省级大跨度大空间仓库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暨地下公众聚集场所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及应急管理部“应急使命2024”联合救援演习跨区域实兵实装拉动,队伍快速响应、人装协同能力不断提升。
作战训练科将作战训练安全技能科目纳入周必练、月必考、季评比训练范畴,积极推行“指挥中心远程监管、作战现场专人统管、关键环节重点专管”三级管理模式,科学制定“八防”训练规程,开展日常化“烟热模拟训练”“实景化火灾模拟处置训练”,强化全过程、全要素安全管控,提升避险自救能力。定期组织进行典型战例研讨与案例复盘,总结讲评经验教训,坚持“一战一评”、安全必评,及时对战斗程序、组织指挥和作战安全进行总结讲评、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不断规范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程序,强化各个作战环节的安全管理,切实营造出“安全工作发展、激发工作动力”氛围。
从业务工作到灭火救援,作战训练科的每名成员都在用行动践行着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的承诺。未来,他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陵川大队——
赓续薪火 勇担使命
自2008年组建以来,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陵川大队“火焰蓝”青年突击队始终在服务人民中彰显担当,成为辖区群众心中最坚实的“安全屏障”。
该队以“党建+”模式与3家单位、2个社区结成党建联盟,创新开展“传承太行精神”“安全生产青年当先”等主题党日活动18次。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训练,通过“微党课”“情景党课”等形式,让“对党忠诚”的信念融入血脉。
2024年,这支队伍荣膺“山西省示范性青年突击队”称号,连续五届蝉联“山西省文明单位”,用荣誉诠释了“党建强则队伍强”的真理。
2021年2月20日,陵川县突发森林火灾。突击队36名队员携带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枪等装备,在零下10℃的严寒中连续奋战17小时,成功开辟出5公里防火隔离带,保护了3个村庄的安全。在抱犊村深井救援中,队员们倒挂金钩下至30米井底,用生命托举出被困儿童;在锡崖沟隧道演练中,他们利用“三维建模+无人机侦察”战术,将救援时间缩短40%。
近3年,突击队累计开展实战拉动1100余次,成功处置森林火灾、洪涝灾害、车祸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137起,营救被困群众215人,在全市比武竞赛中斩获23项第一,用实绩证明了“主力军、国家队”的硬核实力。
如果说实战中的冲锋陷阵彰显了这支队伍的“硬实力”,那么在火灾防控领域的深耕细作则展现了他们的“软功夫”。
面对陵川县文旅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消防安全新课题,“火焰蓝”青年突击队将实战经验转化为治理智慧,以标准化建设织密安全防线,以精准化监管筑牢风险屏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民宿消防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1米,每层至少配备2具灭火器……”在严格的标准规范管理下,监督人员针对“文旅康养”产业特点,推动县政府出台民宿消防标准,打造出全省首个农家乐消防安全示范点。
受益于康养理念的准确切入和安全管理的成熟配套,今年以来的几个假日陵川县浙水村的游客爆满。
突击队通过“警消联动”“双随机一公开”等机制,3年来,累计检查单位2769家,整改隐患2209处,挂牌督办9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辖区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火灾事故。
在消防宣传工作上,宣传人员联合盲人曲艺队创作消防快板,用方言说唱普及安全知识。借势《跟着悟空游山西》热点,开展“千年古建话消防”直播,吸引12万人次观看。不仅如此,陵川大队还通过组建大学生消防志愿者队伍的方式,开展“五进”宣传540余次,发送安全提示短信2万余条,让消防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制服颜色的改变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面对新时代消防救援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这支青年突击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勇当先锋,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未来,他们将继续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坚实力量。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