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院企联动”双向奔赴

河曲法院多举措护航营商环境“加速跑”

  本报讯(记者赵丽 通讯员武亚荣)近年来,河曲县人民法院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将司法审判融入经济发展大格局,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化解营商难题,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保驾护航。
  坚持党建引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突出先锋模范,提升案件办理质效,该院党组设立了党员先锋模范岗,党员干警立足岗位模范履职尽责,践承诺、当先锋,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落脚点,植入公序良俗和释法说理元素,和当事人进行理性交流,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肩负起“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今年年初,员额法官李宇龙在审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时,面对工程层层分包、农民工证据不足、胜诉率不高的情况,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大量走访调研,认真梳理案情脉络,成功帮助4名农民工讨回10万余元血汗钱,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保障了企业顺利发展,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以需求为导向,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在办理涉企案件中,该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找出疏解企业痛点、难点、堵点的关键点,因地制宜,在诉前、诉中、判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利用承办法官信息全面的优势,拨开矛盾纠纷产生的层层面纱,使案件条理化、清晰化,再融入温情常理,努力做到“话说到心坎上,事办到点子上”。同时,该院帮助企业切实解决法律问题,真正让企业呼声有回应,司法措施见实效,同时进一步拓宽司法服务范围,让企业家放心创业、安心经营。今年2月,该院员额法官燕海婷办理一起涉企案件时了解到,该企业主营工程项目,年前为响应国家优先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号召,把现有资金全部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因资金回笼困难,没有及时支付其他费用,被起诉到法院。燕海婷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诉中调解圆满化解了案件,并在调解结束后,积极回应企业信用修复请求,避免了不良信用记录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
  创新司法服务,探索护企“新模式”。该院坚持“快”字当头,全面畅通涉企案件诉讼绿色通道,形成快立、快审、快执、快结繁简分流的办案流程,创新“法官咨询+先行调解+精准立案”一站式指引服务的护企新模式。同时,做实常态化普法宣传,借鉴法答网、案例库在统一法律适用、强化条线指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就涉企纠纷中的关注点、疑点及时答疑解惑,通过不断创新智慧化、数字化、人性化司法举措,增加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有效提升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的精度,当好企业的“护航人”。
  奏响部门联动“和谐曲”,激发营商新活力。该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商事审判与特邀调解有效衔接,实现“诉”与“调”实时对接,充分发挥多元化司法服务,既彰显司法权威,又践行“以和为贵”的文化根脉;进一步深化与工商联、发改委、市场监管及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联动,畅通护企渠道,及时保障国家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做好基层治理的司法实践典范。今年3月初,特邀调解组成功调解了一起物业纠纷,由于原、被告都是市场经营主体,为推动矛盾纠纷妥善解决,且不影响双方今后继续合作,分管领导带头研判,特邀调解员积极配合,从厚植家国情怀和公司发展格局出发,帮助疏解“法结”和“心结”,最终双方当事人放下成见,握手言和。事后,分管领导走访社区负责人,共同商讨持续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升级和物业纠纷化解工作。
  河曲法院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优化司法保护机制,不断解码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彰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决心和担当,推动形成“院企联动”“双向奔赴”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模式,守住公平正义底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效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 第2025-04-25期

  • 第2025-04-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