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启动“科技+人文”双引擎

——沁水县龙港中心派出所商圈智慧警务站构筑安全新生态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沁水县主城区的地标建筑,镶嵌于商圈核心的沁水县龙港中心派出所商圈智慧警务站已悄然启动数字神经。这座于2024年11月启幕的“城市安全中枢”,以科技之眼与人文之网,编织着1.2平方公里繁华地带的平安经纬。

从被动响应到预见治理

  步入警务站,占据整面墙的智慧大屏犹如一块立体拼图,将商圈的呼吸脉络尽收眼底。三大广场、两大超市、城隍庙商业区及200余户商铺在此交织成流动的市井图景。
  日均7000人次的高密度人潮,曾让这片区域成为矛盾纠纷的“漩涡点”。而今,高清摄像头与结构化相机构筑起全天候感知网络,依托百度视觉大模型的深度学习算法,系统能穿透人群的喧嚣,捕捉异常行为的蛛丝马迹——从深夜徘徊的暗影到突发摔倒的老人,从烟雾升腾的异动到孩童走失的瞬间,30秒内预警信息便跃上大屏,同步飞抵民警的移动终端。
  “技术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让风险提前现形的‘透视镜’。”警务站民警魏铭男指向屏幕左下角滚动的实时数据说,“过去依赖人力巡逻的‘盲区’,如今被AI的敏锐触角填补,我们的警务模式也从‘汗水警务’转向了‘智慧警务’”的升级。”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

  除了科技的加持,商圈智慧警务站创新构建“公安蓝——安保金——商户红”三维联防机制,即蓝衣民警与辅警构成核心指挥链,40余名商场保安化身流动哨兵,20组商铺联盟则以“百米一哨”织密守望网络。
  今年年初,一名精神障碍患者闯入商圈引发骚动,3支队伍2分钟内完成合围疏导。“五一”客流高峰期间,某商户红外报警装置捕捉到母婴室异常响动,当班保安队长带领三人应急组迅速抵达现场,及时将自己反锁隔间的幼儿救出。
  “这里不仅是警务室,更是平安会客厅。”每月一次的商户座谈会上,防诈反扒培训与隐患线索征集同步展开。亲水商舟购物广场某服装店店长在交流中提出的监控盲区建议,直接促成重点区域增设摄像头;商圈保安老王通过培训识破诈骗话术,帮助顾客止损近万元。

从单一数据到联动预警

  今年5月的一起手机遗失案,成为检验机制成色的试金石。冯女士在某超市门口丢失手机后,警务站启动“智能追踪+联防布控”双引擎。AI算法仅用一分钟即锁定拾取者衣着特征,327家联盟商户即时接收信息推送。
  当目标身影出现在奶茶店时,店员周某指尖轻触报警装置,3组巡逻警力犹如齿轮咬合般完成合围,从接警到物归原主仅耗时半小时。
  “一键报警装置即将覆盖商场各楼层,让安全感触手可及。”展望未来,警务站计划引入声光联动预警系统,在震慑犯罪的同时,为老幼群体开辟紧急通道。
  屏幕上的数据依旧跳动,而这座镶嵌在烟火深处的智慧堡垒,正以科技与人文的双螺旋,重写城市安全的叙事逻辑。

  本报记者郭志平 通讯员贾源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8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6期

  • 第2025-05-23期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1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9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