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废墟上的“沉浸式”课堂

——万荣消防“灾后实景教学”敲响防火警钟

  2023年6月22日,运城市某果库突发大火。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万荣大队消防救援人员经过紧张救援,大火终于被扑灭,但现场已是一片狼藉……
  事后经消防部门现场勘查,火灾过火面积达1100平方米,起火物质主要为建筑保温层及大量纸箱、塑料框等易燃物。虽然此次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却给事故企业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
  为深刻汲取此次火灾教训,持续推进动火作业和保温材料专项整治,今年6月27日,一场警示教育会在万荣大队召开。

实景教学
剖析火患根源

  为让参会人员更直观地了解火灾的成因和危害,监督人员带领全体人员走进当年的火灾废墟现场,开展了“沉浸式”灾后实景教学。
  焦黑的墙体、扭曲的钢架……触目惊心的灾后实景,让现场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大家看,这里就是最初的火源形成点,火势一旦起来,就会沿着这些易燃物迅速蔓延……”
  监督人员以专业视角全景复盘了火灾全过程,从最初的火源形成到火势蔓延路径,从应急响应机制到扑救处置,每个环节都“抽丝剥茧”般进行了解析。这种身临其境的警示教育,让在场人员深刻体会到“火患猛于虎”的残酷现实。

实验对比
揭露安全隐患

  废墟实景教学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返回大队会议室,集体观看了事发现场的监控视频。视频中,火势在短短数分钟内便迅速蔓延,那惊心动魄的场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揪紧了心。
  “这就是火灾发展的速度,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现场讲解人员说道。为更直观展现隐患危害,现场还进行了建筑保温材料防火性能对比实验。当看到不合格材料遇火即燃、瞬间浓烟滚滚,与会人员无不面色凝重。“这太可怕了,如果建筑用了这种不合格材料,一旦起火,根本来不及扑救。”一名企业代表感叹道。

四维体系
筑牢防火屏障

  “这绝不是偶然事故,而是责任缺位的必然结果。”监督人员说道。
  随后,监督人员强调,要想避免类似事故再次上演,必须构建“四全”防控体系。他详细解释道:“首先要建立健全‘全链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从源头上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其次要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全过程’安全管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还要完善‘全覆盖’的日常防火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最后要构建‘全员参与’的隐患自查自纠体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消防安全的守护者。”
  此时,一名企业代表举手提问:“企业在落实这一体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您能给我们一些具体的建议吗?”
  监督人员回答:“当然可以。企业要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和整改。消防部门也会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会后,一名企业代表感叹:“站在废墟前,比听100场报告都震撼。”这场警示教育播下的安全种子,为筑牢辖区社会面消防安全防线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王辰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3期

  • 第2025-07-02期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30期

  • 第2025-06-27期

  • 第2025-06-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