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卡娃”事件频发 为家长敲响警钟

  暑假来临,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也进入高发期。近日,晋中市连续发生多起儿童被卡事故,再次为家长敲响了暑期安全的警钟。

塑料凳孔困手指

  7月7日17时许,寿阳县北大街一商铺内,一名十几岁的男孩在玩耍时不慎将左手中指卡进塑料凳的圆孔中。由于长时间挤压,手指明显肿胀,男孩疼得直掉眼泪。家长尝试自行取出未果,赶紧拨打119求助。
  寿阳县曹河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赶到现场后,发现塑料凳材质坚硬,强行拉扯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消防员一边轻声安慰男孩:“别怕,叔叔马上帮你弄出来。”一边迅速制定方案。他们先用手钳和螺丝刀对凳子边缘进行精细拆解,同时挤出洗洁精涂抹在男孩被卡的手指周围。随着润滑剂发挥作用,消防员小心翼翼转动男孩手指,5分钟后终于成功脱困。经检查,孩子手指除轻微肿胀外无大碍。

旋转门“咬”住幼童

  7月3日,左权县汽车站上演惊险一幕。一名5岁幼童在通过安检旋转门时,好奇地将头伸进栏杆缝隙,结果进退不得,孩子的哭喊声让母亲急得手足无措。
  消防员到达现场时,孩子的耳朵已被挤压得发红。“宝贝看这里,叔叔给你变个魔术。”为了分散孩子注意力,一名消防员蹲下身子和他互动,另外两名队员则分别把住不锈钢栏杆两侧,缓缓用力向外撑开。随着缝隙逐渐扩大,孩子的头终于安全脱出。

自行车链条“缠”手

  7月5日晚,左权县阳光尚品小区内,8岁的明明(化名)在玩弄自行车链条时,右手食指被紧紧卡住。消防员接警到场后,尝试用老虎钳松动螺丝未果后,决定使用剪切钳。
  “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10就好了。”见孩子因疼痛不断挣扎,消防员让家长捂住他的眼睛,同时快速剪断链条。为防止二次伤害,一名队员始终用钳子固定孩子手腕,最终链条应声而断。

温馨提示

  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张艳东提醒,孩子天性好奇,常常难以察觉身边的潜在危险,导致被卡事件时有发生。孩子一旦被卡,请先安抚其情绪,避免因挣扎扭动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可尝试用食用油、洗手液或肥皂水润滑被卡部位,再轻柔、缓慢地尝试拔出。
  此外,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安全教育动画、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勿将身体部位伸入狭小空间。如果遇到无法自行处理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求助。

本报记者袁慧芳 通讯员张艳东 韩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3期

  • 第2025-07-02期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30期

  • 第2025-06-27期

  • 第2025-06-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