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做扎根执法一线的螺丝钉

  2023年11月,我有幸被省司法厅选派到吕梁市岚县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由此,我的工作迎来全新的阶段,从戒毒所的高墙内到社区矫正的前线,从矫治戒毒人员到监管社区矫正对象,身份在转变,场景在更迭,唯有那份“守一方安宁”的初心始终不变。尤其是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民警,这一段社区矫正工作经历正悄然铸成我从警生涯里一枚厚重的勋章。
  岚县位于吕梁山脉北端,汾河上游,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县城。刚来到工作岗位上,我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陌生的环境、全新的业务、不通方言、交通不便……面对这些挑战,我积极寻找工作的切入点:一方面,我在业余时间恶补社区矫正的相关法律制度,让自己的每一次执法都做到有法可依、规范开展;另一方面,我从一类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入手,白天挨家挨户走访其家庭、探访其工作环境,排查不稳定因素;晚上查阅案卷资料,分析他们的犯罪原因、性格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措施。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看着办公桌上那本记载着社区矫正工作执法流程、记录社区矫正对象详细信息的笔记本,已经从最初单薄的寥寥数页,逐渐沉淀为厚实的一沓,其中的每一页都见证着我这段工作的点滴与成长。在岚河岸边的司法所里,我与17岁的魏某促膝长谈,让他明白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样会拥有光明的未来;在“6·26”国际禁毒日开展禁毒宣传时,结合戒毒民警在一线工作的亲身经历,让社区矫正对象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毒品的巨大危害,自觉远离毒品。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寒冬的一次实地查访,我们坐在窑洞炕头上听社区矫正对象王某讲述盗伐林木背后的无奈:“娃要交学费,山上的树是唯一能变现的指望……”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法律的标尺既要丈量对错,更要丈量人间疾苦。就像张某由于违法犯罪而失去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我们联合相关部门为他申请技能培训,帮他在县城找到工作,当他攥着第一个月工资红着眼圈和我们保证“以后知道啥该做啥不该做”时,我真切感受到了社区矫正工作对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意义。
  微风掠过办公桌,吹动着笔记本的一角。一年多的社区矫正时光里,我深度参与了调查评估、入矫宣告、信息化核查、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执法环节,通过这段工作经历,我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在执法中如何把好法理和人情的平衡尺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都将对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将来走向哪个岗位,我都愿做一枚扎根执法一线的螺丝钉——在法理与情理的交汇处,以藏蓝为墨,以担当为笔,在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画卷上,写下属于青年戒毒民警的热血注脚。

作者系省涉毒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 李烨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3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21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