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省消防救援总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强化装备保障、深化实战演练、严守安全底线等多项举措,全面提升防汛抗洪应急救援能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熟悉水域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各地对防汛抗洪装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重点对橡皮艇、救生衣、水域拦截网、抽排水设备等关键器材进行性能测试和保养,确保各类装备完整好用。
在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灭火救援专业队开展防汛抗洪备战拉动,对电动绞盘、充气橡皮艇、前视声呐、潜水装备等进行了功能性检查,并结合实战需求优化装备物资调配机制。支队还联合应急、水利等部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精准掌握大型机械、救灾物资等关键资源分布,确保战时快速响应、高效协同。
实战演练锤炼本领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紧盯汛期救援特点,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常态化开展水域救援专项训练和实战演练,确保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站级水域救援专业队开展战备拉动演练,重点检验队伍快速响应、装备携行、战术配合等能力。演练设置活饵救援、翻舟自救、无动力划艇、离心力救援等6个实战科目,全方位锤炼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救援能力。
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采取“骨干带训、实战实训”模式,强化游泳、绳索救助、急流救援、溺水急救等技能训练,确保每名队员熟练掌握水域救援技能。通过反复演练打磨细节,队伍实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专项学习夯实基础
水域救援风险高、难度大,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是首要任务。省消防救援总队严格落实水域救援安全规范,要求全员深入学习“五个决不允许、六防、七条安全要则”等制度,确保科学施救、安全施救。
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学习了《水域典型战例和伤亡案例汇编》,深入剖析水域救援行动中的经验教训,强化安全风险评估,确保每一起救援行动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执行。
同时,各地消防救援队伍持续开展水域救援防护装备专项训练,确保每名队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筑牢安全救援防线。
本报记者赵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