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狄红生 通讯员王莹)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法治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压舱石”。今年以来,临汾市司法局立足职能定位,以法治思维破题,以服务创新赋能,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全年化解涉企纠纷750件,公证服务效率提升85%,涉企检查频次下降73%……这些数据背后,是临汾市司法行政系统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的生动实践。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临汾市司法局在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方面,该局依托“山西省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系统”,对15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进行统一编制,明确事项名称、受理条件、材料清单等要素,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布,供个人和企业查询办理,推动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有效提升了服务规范性和透明度。为优化服务模式,该局还大力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的服务模式,实现集中办理、网上办理。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临汾市司法局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通过搭建“一站式”调解平台、创新“调解+”工作机制,推动涉企纠纷高效化解。该局统筹26家调解、公证、仲裁等专业机构,选派44名工作人员进驻县综治中心,并推动大宁县、尧都区等6个县(市、区)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企业纠纷“一窗受理、联动调处”。同时,创新“调解+”模式,结合律师服务、行政复议、公证、仲裁等职能,打造了“一站式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处”等专业化解决方案。针对企业关切,该局深入开展“调解进企业、进市场”活动,重点化解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生产经营难题。
法治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以来,临汾市司法局针对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法律需求,打出服务“组合拳”。开展“‘典’亮企业护航发展”主题普法活动,组织律师团队深入企业宣讲法律知识,累计发放普法资料6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创新推出“法律托管”服务,全市组建47个志愿服务团队,为新设民营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公益法律服务,目前已审查合同76份,出具法律意见30余条;建立了25人知识产权专业仲裁团队,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此外,该局全力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市县两级站点全覆盖,通过“安心行动”“助残暖冬”等专项活动为劳动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350余人次,并创新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法律服务的温度与力度切实惠及企业和群众,为临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