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一纸检察建议压实治污主责

——乡宁县检察院斩断伸向黄河支流的“污染黑手”

  始于一条短视频平台的群众举报,成于一纸检察建议的持续监督。近日,随着位于临汾市乡宁县某煤业公司外排污水污染黄河支流事发段的整改到位,由乡宁县人民检察院主导办理的该公益诉讼案也圆满收官。
  时间回溯到今年3月,乡宁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在短视频平台捕捉到“土门河村河道污染严重”的线索,当即奔赴现场。眼前的土门河浑浊泛白,村民叹息:“以前能给牛羊喝,现在哪敢?”干警们溯流而上,抽丝剥茧,最终锁定附近某煤业公司一处正在排污的涵管口。
  经调查证实,该公司污水处理沉淀池长期淤塞,在水量增大时发生溢流,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污水直排入河。更令人揪心的是,土门河水经冷泉河、鄂河,将直抵黄河,若污染不除,“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国家战略目标将遭受严重冲击。
  面对危及黄河生态安全的重大公益损害风险,乡宁县检察院迅速行动,固定证据、厘清责任,随即向县生态环境部门发出一份直指要害的诉前检察建议书,要求其立即依法履职,责令涉事企业紧急封堵排污口、彻底整改治污设施、消除溢流隐患,并对受污染河道进行有效治理和生态修复。
  检察建议犹如“法治引擎”,县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响应。采样检测确认超标、约谈企业、下达责令整改决定、协调河道修复。为保障整治落地见效,该院持续跟进监督,督促涉事企业加大力度全面整改:增设应急池,构筑“临时堤坝”,斥资400余万元优化矿井水处理工艺,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实时把控水质。一场截污、治污、防污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当检察干警前往矿区开展“回头看”时,矿井水处理站及新工艺高效运转,新建500立方米应急水池严阵以待,4项水质主要指标在线检测仪实时把关,达标才允充排放;曾经的污水涵管口正改造为250米钢制涵管+70米硬化明渠。企业更自发拓宽升级河道旁村民机耕路,实现河道综合治理。
  一纸检察建议,唤醒了“沉睡”的监管职责,压实了企业治污主责。它不仅解决了土门河的燃眉之急,更及时斩断了伸向黄河支流的“污染黑手”,将区域性环境风险阻挡于黄河干流之外。

本报记者狄红生 通讯员马芊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08期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