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加强晋津合作,共促区域发展

  上周,山西省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学习考察,并召开山西省·天津市工作交流座谈会,签署《山西省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在新年办的第一件事。
  山西是内陆省份,距离山西最近的海,就是渤海。海,不仅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水,更是连接大洋连接世界的桥梁。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普遍较快,正是得益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渤海,是一扇让山西经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窗口。而天津,正是渤海之滨最重要的城市,是这扇窗户的关键所在。
  加强晋津合作,是两地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两地的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说,天津加快自身发展,既要向东、向海的方向拓展,又要向西、向山的方向延伸。这与山西向东发展的大战略高度契合。吃水不忘挖井人,温暖不忘送炭人。山西是天津的能源重要来源地。我们高度重视津晋合作,愿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充分发挥天津在港口、交通、科技、教育和金融创新等方面优势,加强与山西的能源、资源、人才、产业合作,发展互动,优势互补,东西对进,全面合作。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说,推进两地交流与合作,旨在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晋津两地一个是中部能源大省,一个是沿海经济大市,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双方共同发展的基础好。不断深化晋津合作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符合两地人民的共同利益。
  请注意骆惠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表述。过去,我们山西与天津等地被划进了环渤海经济区。现在,这片区域的主要城市正在搞京津冀协同发展。因而,山西应当主动作为,抢抓战略发展机遇,搭上这趟快车。请注意李鸿忠“我们高度重视津晋合作,愿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述,这也是天津方面所愿。应该说,加强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
  加强晋津合作的一系列文件的签署,是新的一年省委、省政府给全省人民带来的第一件礼物。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促进山西经济的发展,仍然是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其方法是扩大对外开放,手段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其释放的信号,值得各方人士细心体会。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如今,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搭建起加强晋津合作的大平台,就看两地的企业与能人如何施展才华了。当然,我们山西的地方政府还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郑亦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1-08期

  • 第2017-01-07期

  • 第2017-01-06期

  • 第2017-01-05期

  • 第2017-01-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