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帮村里建个养鸡场,村民入股后就可以年终分红,这样很不错。”
“种植中药材是个好事,有了大学科研团队的技术,这次又有了企业的助力,前景一定很好。”
2017年新年伊始,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老师与太原市永嘉商会的企业代表一同来到了革命老区武乡县韩北乡石圪垤村,为村民带来了十万余元的慰问品的同时,还与村民坐在炕头一起讨论如何寻找产业脱贫的“良方”。村民们对这次校企联合的精准扶贫充满希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石圪垤村紧邻八路军抗战总部旧址所在地王家峪村,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妇训班授课之地,抗战时期,不少妇女在这里接受教育成长为革命战士。但是,现在村里还有村民面临贫困的问题,如何为村里找到致富的路径呢?
“让高校发挥科研力量,让企业提供市场舞台,两者携手共同为贫困村民寻找脱贫之路,肯定会找到一个高效的路径。”太原市永嘉商会会长周华友告诉记者,商会响应省委、省政府“千企帮千村”的号召,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他们多次对石圪垤村进行调研考察,携手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对该村村容村貌建设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议,还邀请农业专家对当地土质、水样进行化验,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并试种多种药材取得了成功。
精准扶贫不仅要将“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相结合,更要找出一条持续性的产业扶贫之路。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对石圪垤村的帮扶中,一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科学实验有机地纳入整个乡村建设的体系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
在讨论现场,大家认真听了村民们的建议。周华友说,要力争到2020年,希望通过商会和学校等社会力量的长期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中共中央北方局妇训班旧址,打造红色旅游村,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使石圪垤村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与健康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刘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