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一场温馨的春运之旅—— 2017年铁路春运首日现场侧记

  1月13日清晨7点30分,太原南站在一片朝阳中渐渐热闹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乘客拉着行李,带着笑容向进站口奔走。虽然室外依旧寒冷,但是,小小的车票已经点燃了回家的热情。
  “我母亲今年70岁了,独自回临汾。高铁站不售站台票,我真不放心。”在检票口,张先生犯了难。检票员核实身份信息后,立刻给张先生发放了一张爱心卡,凭着爱心卡,张先生可以顺利地将母亲送上车。工作人员说:“老、弱、病、残、幼在核实信息以后,都可以申请这样的爱心卡,由家人送站上车。”
  刚刚过了进站口,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立刻迎上来,帮忙提行李,搀扶老人。张先生不断地表示感谢,“太原南站的服务真是体贴入微,心里很温暖。”志愿者小王告诉记者:“我们800名大学生和铁路职工志愿者今天在管内20个客流大站正式上岗,我们积极服务特需旅客,热情贡献青春力量。”
  8点,在二楼候车厅服务中心,一场欢快的演出拉开帷幕,2017年春运启动仪式在这里进行。3名十来岁的孩子热情奔放地进行鼓乐演奏,一下子就把旅客的热情带动起来,候车的乘客不时地拍手叫好。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向服务台,一派和谐、温馨的春运景象令人动容。
  “我可以测个血糖吗?”“请坐。”在二楼候车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的军医正在这里做医疗保障。“这是我院第一次进行站内医疗保障,重点是对有需要的乘客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帮助。特别是春运期间,人员流动量大,在密集的场所,一些年龄稍大的乘客容易出现类似疾病。我们在这里进行医疗保障,确保乘客出行安全。”院长房树志说道。
  “旅客有需要,我们有帮助,这里是太原南站智慧服务平台。”太原南站团委负责人王德彬热情地招呼旅客参观。“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把南站所有的服务项目进行网络延伸。乘客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通过网络提前告知我们,我们根据需求进行定制服务。这不旅客冯先生购买了一些山西特产,他通过微信告诉我们乘坐列车的车次和座位号,我们一会儿就要给冯先生送过去。”
  9点23分,记者踏上了D2561次列车。整洁的车厢、干净的地面,仿佛是亲爱的家人收拾好了房间,迎接远方游子的归来。“走,6号车厢有节目表演,我们看看去。”一位乘客说道。
  此时,6号车厢里正飘扬着优美的旋律,乘务员冯君正在用萨克斯吹奏一曲《回家》。很多旅客听得入迷了,思乡的情结更加迫切。“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稚嫩的童音飘荡在整个车厢。在旅客互动环节,6岁女孩谭心怡一首《歌唱祖国》,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此时车厢好似一个大家庭,温暖又舒适。
  小心怡的妈妈说:“我经常乘坐动车,但今天列车里搞的活动让我有些意外,没有想到孩子居然得了互动环节的第一名。我们不像是来乘车,倒像是去参加一场联谊会,这样的春运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出行记忆。”
  11:04,记者到达临汾西站。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尧文化”历史传承的城市。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漆画“晋南民俗”、“尧文化”在候车厅里展现给乘客。该站站长武春原说:“临汾西站将‘尧文化’与铁路‘春运文化’相结合,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实现旅客安全、有序、温馨出行。”
  短暂地停留,12:21,记者乘坐D5306次列车踏上归途。在列车上文艺小分队的成员快乐地与旅客互动,唱歌、猜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太原客运段党委书记郝东红说:“春运对我们来说,是一场考验也是挑战,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当万家团圆时,我们努力地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即使再苦再累,平安将旅客送回家,我们就会很满足。”

本报记者 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1-13期

  • 第2017-01-12期

  • 第2017-01-11期

  • 第2017-01-10期

  • 第2017-01-09期

  • 第2017-01-08期

  • 第2017-01-07期

  • 第2017-01-06期

  • 第2017-01-05期

  • 第2017-01-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