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临县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第一枪

  • 临县白文镇曜头村朝阳农牧有限公司依托政府助保贷业务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收贫困户组建合作社。 李小刚 摄

  •   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编者按


      在“十三五”规划蓝图里,全面小康是主旋律,脱贫攻坚是关键词。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为一场举国上下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去年以来,临县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市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建大数据平台、创新发展思路,多措并举,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鼓励引导困难群众成为产业舞台上的主角,团结带领枣乡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从香菇种植,养猪、羊、鸡、牛生态农业到光伏发电等入手促使农民早日走上富裕道路。
      冬日临县,群山连绵,云遮雾罩。记者驱车两小时来到这个素有“中国红枣之乡”美誉的晋西县城。如今,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正在举全县之力进行着一场新的攻坚战——脱贫攻坚战。做好脱贫工作,是这个小城的头号任务。
      冬日临县,农地提质增效工程、抗旱应急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提升圆满完成,扶贫产业、整合财政扶贫资金等重大民生工程正快马加鞭。
      2016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创新年”。临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要求,早动手、早安排、早规划,下大力气在重点项目上大做文章,确定了9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15.81亿元,决心在2019年使全县的贫困户彻底脱贫。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给吕梁市精准脱贫量身定制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三个一”扶贫计划和吕梁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去年3月份,白文职业学校被吕梁市政府确定为吕梁山护工定点培训的5所学校之一,计划培训该县贫困家庭中18至52周岁的妇女1200人,每期200人,理论培训30天,实训10天,共培训6期。在市护工护理培训就业领导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该县主动而为,取得一定的成绩,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截至目前,该校已培训结业4期,培训学员791人,第5期212名学员正在培训中。前4期共输出就业249人,就业人员工资大多在2000元到4000元之间。其中,涌现出不少就业明星,如就业于太原的郭富娥现在工资达6800元。全部就业后,将带动1000多个贫困家庭、3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临县自来水厂一期工程项目是为解决临县县城居民的生活用水而建的,承载主体为临县湫水河管道供水站,建设地点在县城北部从龙北路东侧原供水高位水池处,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7229平方米,其中: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230.6平方米,绿地面积2469.9平方米,道路及场地硬化面积1528.5平方米。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进水格栅渠、絮凝反应池、V型滤池、滤池操作间、紫外消毒渠、加氯加药间、污泥储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间、办公楼等建筑物;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171.0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817.34万元,其他费用192.91万元,预备费160.82万元。
      三交镇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位于三交镇李家塔村南部山顶台地,距离镇区约7公里,交通较为便利。该项目涉及李家塔、枣圪、中庄、薛家圪垛四村,共占地330.5亩,建设装机容量为4兆瓦的发电站。该项目已于2016年秋启动,目前,部分多晶硅组件已安装就绪,即将投入使用。发电站正常运行后,年平均发电量580万度,除去各种管理、维护、县统筹等费用外,直接经济效益150万元。根据政策,村集体提留45万元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剩余105万元的收益用于以上四村300户贫困户934人的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可增收1100余元。

    戴小云 高源 刘迎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1-19期

    • 第2017-01-18期

    • 第2017-01-17期

    • 第2017-01-16期

    • 第2017-01-15期

    • 第2017-01-14期

    • 第2017-01-13期

    • 第2017-01-12期

    • 第2017-01-11期

    • 第2017-0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