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宵节的临近,鸡年的年味儿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浓郁期。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却感到乏味,觉得没啥意思,找不到以前过年的那种兴奋、快乐与满足。互联网上不时出现的往昔过年的照片——玩闹的少年、热闹的集市、满桌的美食、团聚的家人等等场景,更是勾起了相当多人的回忆。
往昔过年的那种感觉,为什么如此诱人?众所周知,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与“吃”有关,尤以春节为甚。这种习俗的形成,从本质上来说和我们物质的不丰富有着很大关系。过年,从物质的角度看,一直就是“奢侈”消费的集中日,无论是吃好的还是穿好的,都要集中在这段时间里。然而,这种满足很久以来就是一种物质不丰富状态下的满足,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过,短暂的美好,总会给人留下无限的回忆。但是,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回去,过那种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的日子呢?
如今,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曾经只有过年才可享用的美食早已进入日常生活之中,过年的庆祝与日常的生活并无太大差别。“年”不在是一个各种诉求的集中释放“口”了,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就是一个时间长一点的假期。但是,传统文化赋予这个节日的意义,却让很多人感觉到很郁闷,因为越来越体会不到原来那个“意思”了。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年”这种上层建筑也到了有新的内涵注入之际了。年的传统文化内涵也不是一年就成型的,也是一个逐渐丰富起来的过程,是不同时代的人进行丰富的结晶。那么,我们应该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年”加入些什么呢?如何让更多的人感觉到“年”的那个意思呢?
创新是绕不过去的一条路。比如,即将到来的元宵节,看灯一直是各地保留的传统项目。但是,那些大同小异的灯能激起你走出家门的欲望吗?能让你对来年的灯展充满期盼吗?
从经济的角度看,创造新年味儿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商机的过程。事实上,晋中市的灯光展就采用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其赢在了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
雷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