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市县新闻

“咱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咱们老百姓啊今个真高兴,咱们老百姓啊真呀真高兴……”正月初九上午,灵丘县武灵镇韩家坊村村民杜理,一边观看灯展,一边哼着小曲儿,摆脱贫困后的喜悦心情写在了脸上。
  韩家坊村是团中央定点帮扶村。近两年来,在团中央的帮扶下,该村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筹措9万元资金维修了村“两委”活动场所,并扎实开展“双推双带”活动,选树党员示范户12户,大力提升党员致富、带富本领,同时,还帮扶建设日光温室大棚50栋,每年创收100多万元,带动40余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团中央帮扶以来,确实为咱村办了不少实事,特别是选派来的村第一书记赵赟,去年帮助咱村引进了油料牡丹,农民增收又多了一条路。”村干部张丰利告诉记者。
  为了保证油料牡丹种植成功,该村6名党员带头,吸收20户村民入股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150亩油料牡丹,每亩收入4500元左右。同时,投入6万元启动农技中心,聘用技术人员指导油料牡丹种植。
  “明年我们准备在全村发展油料牡丹种植450亩,使这一富民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钱串串’。”站在村委会门口的杜成宝激动地说。
  “走,我带你到村里转转,这是投资90余万元建成的公园和中心文化广场,这是投资43万元新建的村卫生所和文体活动中心,这是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的村小学……”张丰利一边带着记者在村里转悠,一边如数家珍地数说着村里的新变化。
  “村里环境好了,社会风气也有了变化。现在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往农家书屋里钻的人多了,邻里之间、婆媳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在大街扭秧歌的李秀娟大妈很自信。
  傍晚时分,从韩家坊村出来,记者看到,串串灯、红灯笼、LED灯挂满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公园、学校,家家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红通通的灯笼映红了整个村庄,也预示着韩家坊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孙明月 通讯员 王爱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2-06期

  • 第2017-02-05期

  • 第2017-02-04期

  • 第2017-01-27期

  • 第2017-01-26期

  • 第2017-01-25期

  • 第2017-01-24期

  • 第2017-01-23期

  • 第2017-01-22期

  • 第2017-01-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