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新绛县席村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村里大街小巷飘着鲜艳的五彩旗,挂着一串串、一排排的红灯笼。
席村是荀城古都和荀子故里,年味尤其浓。趁着春节假期,村委会把探亲回乡的外地工作人员召集在一起,就“荀子故里”乡村游如何发展,集纳广义。2月1日,在村委会会议室,50余名在外工作人员、村企业老板和村干部参加的乡贤茶话会正在热闹进行。
“去年,我村争取700万元创办了一个公立幼儿园,解决了村民上幼儿园难的问题;席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由过去的几十名恢复到了500名,减轻村民在私立学校的教育开支100万元以上;投资400万元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使村里的8800亩低产田变成高产田;村里表彰了25名文明家庭;80名孤寡老人全部免费由村里日间照料中心照料……”村委主任韩冬元首先汇报了村里的工作,接着话锋一转说:“今年我们要依托荀子故里优势,开拓乡村游,特别邀请大家献良策。”
“席村发展要在旅游业上下力气做文章,用好古荀城和荀子故里这两块金字招牌。”县文化局老局长南海浪首先发言,拉开话匣子:“我们村的文化产业园的立项已经被批准,所需的600亩土地也已获批,项目今年上半年就能开工。”
老支书南新平接着说:“村里要吸引资金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卫生环境,解决排水不畅、污水乱流的问题。”韩冬元说:“村里已经下了决心,筹集了60万元,修造村里所有的下水道,并使1000户居民全部开通天然气,彻底解决村里的环境问题。”
山西师大副教授张庆泉说:“席村原来有一条河,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地方,现在河已干涸了几十年,要发展旅游业,没水不灵!我们可与三泉水库商定引水入村,三峰河流通起来,这样席村可以重新拥有山清水秀的好风光。”
在环保部工作的席军庆是村里唯一的厅官,他说:“席村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经济,我们在外工作人员要利用信息多、朋友广的优势,帮忙村里发展经济,只有村里发展了,我们的家乡才能更美丽。”
……
在热烈的讨论中,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过去了,乡贤们的发言仍意犹未尽,一个崭新的席村蓝图已在他们心中绘就。
本报记者 栗美霞 通讯员 梁冬 卫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