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煤炭地位特殊 不能自暴自弃

  煤炭产业在山西地位特殊。作为煤炭大省,我省累计查明煤炭保有资源量达2674亿吨,约占全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25%。“十二五”期间,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4%,煤炭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的46.8%。
  目前,在我省国资国企领域,“一煤独大”问题严重,煤炭资产占全省国有资产的比重达到36%,且国有资本一股独大。
  2016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在做大经济总量蛋糕的前提下,煤炭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要完成这个目标,国资国企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
  在我省这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对于煤炭产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简单地自暴自弃,认为煤炭没有未来,但同时又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煤炭革命意识,如果我们仍然活在“挖煤卖煤”这种低端的生产经营方式上,坐等煤炭行情的到来,那我们就真的危险了。
  不能自暴自弃,原因在于中国贫油少气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在没有重大能源技术革命之前,煤炭仍将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确实给地球环境带来很大压力,但是缩减煤炭消费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英国已用了60年时间,欧盟已经自己不生产煤炭,但是仍然进口煤炭。
  那么,煤炭的出路在哪里?一在于真正的清洁利用,二在于把煤炭从燃料变为原料。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一新说,煤炭资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山西的比较优势,要发挥好这个比较优势,就必须要担当起能源革命的排头兵,在清洁利用煤炭、高技术高效益利用煤炭方面走在前列。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传统的低层次的煤炭依赖,从更高层次的战略层面用好山西比较优势。此外,煤炭生产自身也需要结合去产能不断优化升级。

本报记者 王龙飞 王佳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2-14期

  • 第2017-02-13期

  • 第2017-02-12期

  • 第2017-02-11期

  • 第2017-02-10期

  • 第2017-02-09期

  • 第2017-02-08期

  • 第2017-02-07期

  • 第2017-02-06期

  • 第2017-02-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