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经济视点

刘贵君带领残疾姐妹快乐创业 ——

手拉手,就没有挑不起的担子

  端详着手中精美的钩编衣物,走线工整,编织细腻,而这些“作品”都来自于一个有爱的团体——刘贵君和她的残疾姐妹们。
  今年49岁的刘贵君,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尽管身体残疾,但十多年来,她不仅自己创业,养家糊口,还带领几十名残疾姐妹走出低谷,共同创业。“别看我们姐妹们平时‘东倒西歪’的,但是我们凑在一起后,劲儿可大着呢!”

“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

  20年前,刘贵君站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获得了“山丹杯”全国残疾人毛线编织设计大赛二等奖。
  刘贵君出生11个月就被查出患有小儿麻痹症,1994年,刘贵君的生活再次陷入危机。这一年,她从单位下岗,又经历离婚,“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然而,看着当时才3岁的儿子,刘贵君心想:“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咬着牙,刘贵君借来3700元钱,买了一台国产编织机,开始了毛衣加工的生计。
  尽管身体残疾,但刘贵君做事踏实、仔细,她做的毛衣毛裤没有一个错织和线头。刘贵君的真心和实诚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大家都主动帮她介绍活计。

“自己能赚钱了,生活可有劲儿了”

  为了能结识到更多同伴,刘贵君参与录制了当时很火的一档残疾人电台节目,讲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和创业故事,并在节目最后说愿意免费教大家手艺。
  节目播出后,刘贵君家的电话被彻底“打爆了”。此后,不断有残疾人来到刘贵君这里参观、学习。
  2003年,眼看条件成熟了,刘贵君与6个残疾姐妹合伙人,共同组建君织艺钩编工作室,开始了团队创业之路。伙伴之间互相鼓励,她们自食其力地生活着。
  刘贵君说,好多残疾人都没有工作,整日待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孤立。“把姐妹们聚到一块儿,可以相互建立起自信。我们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挑不起的担子”。

“生意越来越火,还接到了海外订单”

  如今君织艺创业团队的30多名残疾姐妹都各有所长。有的负责设计图案,有的负责裁剪、熨烫等。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刘贵君激情满满,但也十分严厉。姐妹们的编织品哪怕只有一个错结,她也会当场拆掉,从头再来。
  凭借着这股劲,君织艺团队的生意从一开始社区里的小零活儿,走向了全省、全国,现在还接到了来自欧洲、东南亚的订单;业务范围也从简单的毛衣裤加工,扩大到旗袍、大衣等成衣制作,以及一些更高级的定制服饰等。
  “现在每年经过我们加工,出口到欧洲的衣服就有1000多件,以后还有可能增加”,面对生意的红火,君织艺的姐妹们心里美滋滋的。
  订单多了,刘贵君又开始忙着带领团队改进技术。“现在正在培训电脑编织,这个产量高,以后就可以走批发了!”刘贵君想得长远,因为如今她要守护的,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据《人民日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2-21期

  • 第2017-02-20期

  • 第2017-02-19期

  • 第2017-02-18期

  • 第2017-02-17期

  • 第2017-02-16期

  • 第2017-02-15期

  • 第2017-02-14期

  • 第2017-02-13期

  • 第2017-0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