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将对寄递包裹产生什么影响?21日,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司长马旭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修订着力解决邮件全程时限和投递深度这两个群众反映最为突出、需求最为迫切的邮政服务问题。
包裹投递入户、时限大幅缩短
近年来在全国邮政管理部门受理的消费者申诉中,投递服务和邮件延误二者的绝对数和增幅都是遥遥领先,二者合计占申诉总量的近70%。
新标准对邮件全程时限的要求明显提升,信件最长7、8天,普通包裹8、9天就能收到。
对于信件全程时限,省际地级以上城市间,省际其他地区之间的最长时限分别由现行标准的9天、15天,缩短到7天、8天。包裹和印刷品的全程时限,在省际地级以上城市间、省际其他地区之间分别由原来的15天和20天,缩短到8天和9天。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等因素,新标准将每一层级的时限标准分为两档,更好地包容了这种差异。
新标准规定,包裹由投递包裹领取通知单改为按址投递包裹实物,城市全部按址投递,农村地区5公斤以下包裹按址投递、5公斤以上包裹可投递领取通知单。
丰富邮政局所服务功能、严格查询赔偿程序
马旭林说,新标准丰富邮政局所服务功能、严格查询赔偿程序等,将较好地改进用户的用邮体验,提高邮政普遍服务产品的吸引力。
新标准规定,每个县级行政区内应至少有一个开办国际及港澳台邮件业务的邮政营业场所,每个乡、镇应至少有一个提供包裹领取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部分乡镇营业场所只提供收寄服务的问题。
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应公示营业时间、邮件时限、细化了用户投诉规定,用户投诉答复结果时限缩减为15日。
提升寄递服务水平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6年我国邮政普通包裹全年约4000万件,全年通过邮政网络寄递的快递约11.3亿件。我国现有的邮政网络为民营快递企业解决了网络覆盖不够、春节等节日期间人力不足等问题,缓解了群众的寄递需求矛盾。
值得关注的是,新标准在重申现行标准“城镇居民楼应设置接收邮件的信报箱”基础上,将邮政包裹柜纳入到用户接收邮件设施的范畴中。这意味着,城镇居民接受包裹将像收取信件一样方便。
新华社记者 赵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