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希望的种子在三晋大地“发芽”

  —— 我省重点工程建设掠影
  二月春来早。麦苗返青,万物复苏,三晋大地悄然已见春天气息。不久前,我省确定的175项重点工程项目就如同一粒粒种子,为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我们正月初六就已经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为得就是能够达成4月份投产的目标,经过大家这一段时间干劲十足的工作之后,基本能够提前十多天,达到目标。”晋能科技晋中2GW光伏项目工程师薄韵遥告诉记者。
  2016年2月24日,晋能集团清洁能源公司2GW异质结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开工仪式在晋中举行,这是晋能集团打造全球前5%最先进光伏制造产能产业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
  在晋能集团光伏电池组件项目的动力车间里,有的工人正在打眼、焊接,火花四溅,有的工人正在抓紧安装、调试,车间里生产线进入前全部保障工作即将完成。正在建设的一个有8层高的三废塔的塔身已经建好,工程距离收尾已经不到百天的时间。
  这里的负责人介绍,该工程转化效率能达到22.5%以上,比传统的多晶硅效率提高20%,建成以后,能达到100亿元的收入,20亿元的利润。
  重点工程投资建设向来是拉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笔。由于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有时会改变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区域的经济格局。我省每年都会选出一些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转型升级。
  如果说,晋能集团的光伏重点项目建设是为我省的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全省的产业调整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已经连续几年被列为重点工程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则让更多的市民早已感受到了城市的变化。
  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后王村的改造现场,曾经人头攒动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拥挤的小巷也已人去楼空,作为今年新启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后王村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拆除阶段,并适时启动回迁安置建设。同时,窊流、北寒也预计在3月启动整村拆除工作。
  据了解,为顺利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万柏林区充分发挥城改集中办公优势,搞好跟踪服务,全程代办,按照城改政策安置优先的原则,不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不许开工建设商品房,确保城中村居民按时回迁。
  这只是我省每年众多重点工程中的几粒“种子”。2017年,我省将有更多的“种子”在三晋大地上播洒。项目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109项产业转型项目,66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
  省重点办主任姚少峰介绍,今年的省重点工程项目呈现三个特点。首先是突出产业转型,项目占总数60%以上,虽然有的投资规模不大,但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引领带动作用强,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大方向;其次是基础设施抓大项目,这些项目前期工作成熟,投资规模较大,是我省补短板的标志性项目;第三是确保项目质量,严把项目质量关,宁缺毋滥。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出行更加便捷,而一批能源设施项目的实施,也将打通制约我省发展的资源瓶颈。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高建民在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作为全省投资的“火车头”,重点工程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重点工程建设要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协调调度制度,抓好项目管理服务,注重政策引导,事中事后的监管和服务,切实为重点工程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立足新的起点,展望未来,这些重点项目的成长发芽、开花结果,将会给我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生机。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3-01期

  • 第2017-02-28期

  • 第2017-02-27期

  • 第2017-02-26期

  • 第2017-02-25期

  • 第2017-02-24期

  • 第2017-02-23期

  • 第2017-02-22期

  • 第2017-02-21期

  • 第2017-02-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