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财经新闻

调控之下,极小户型为何走俏

  调控之下,全国楼市遭遇“倒春寒”,一些地方的极小户型成交却逆势飘红,颇引人关注。是什么让极小户型受到追捧?未来极小户型能否成气候?
  近日,深圳酒店改学区房项目“太子道”开盘,30平方米以下、单价近10万元/平方米的极小户型房源推出后热销;即将召开的第32届深圳国际家具展也将展示实体18平方米极小户型样板房。
  据了解,极小户型的概念最早来自日本和香港,面积多在20平方米左右,客厅和卧室无明显划分。在香港市区,面积在10平方米上下、带有卫生间的“劏房”(即房中房),月租金为3500元至6000元人民币。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总监王飞认为,极小户型房产热销的一大原因是主打学区房,买房者希望借置业让子女上名校。深圳“太子道”项目虽然单价比周边二手房将近贵一倍,但其卖点为名校深圳中学学区房,所以受到“虎妈猫爸”的欢迎。
  记者日前也在几家房地产中介网站上搜索发现,深圳面积在15平方米至25平方米的极小户型,售价在90万至130万元之间,以二手房为主,很多都标有“学区房”字样。
  其次,极小户型总价相对较低,作为过渡性房产,能满足部分首次购房者的需求。乐居调查结果显示,57.14%的26-35岁单身青年是极小户型的主力需求者,49.58%的网友选择买“总价低,首付低”的房子,81.11%的网友选择总价100万元以下的小户型。
  此外,极小户型房产也受到投资客和炒房者的欢迎。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高房价情况不断被“降温”,目前楼市仍在盘整期间。极小户型总价相对较低,也较容易出租。
  一些开发商利用营销手段、“精心”组织开盘,也是造成楼盘热抢的一个原因。通过提前炒作,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吸引客户选房、定房,购房者担心买不到房,于是出现了的抢购行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极小户型是高房价下的一个产物,此类产品成本较高,加之是过渡阶段的选择,所以并不能成为主流。
  根据2012年生效的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2平方米。
  严跃进表示,从规划角度来看,极小户型物业面积过小,并不符合居住功能。如果未来要发展租赁市场,不排除后续会在8平方米到12平方米之间的物业进行规划,以用作简单的职工宿舍或是自持型公寓,但只租不售。
  “建议购房者放弃入市炒作的念头。”严跃进称,当前更强调房子的居住功能,不宜短线炒作。购房者在购买了极小户型住房以后,可能会出现很多后续问题,比如学位无法落实,租金也没有预期的高。

新华社记者 王晓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3-03期

  • 第2017-03-02期

  • 第2017-03-01期

  • 第2017-02-28期

  • 第2017-02-27期

  • 第2017-02-26期

  • 第2017-02-25期

  • 第2017-02-24期

  • 第2017-02-23期

  • 第2017-02-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