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戮力转型同心振兴蓝图绘就晋商晋才助力家乡共赢发展

  • 图为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王晓华 摄

  •   编者按
      山西正站在振兴崛起的历史关头,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历史拐点,正面临干事创业的历史机遇。此次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在京盛大开幕,旨在吸引更多创新要素和优秀人才向山西集聚,充分发挥晋商晋才支持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省扩大开放对外交流,进一步引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进一步破解山西“五大发展难题”、实现“六大转变”,进一步加快走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路。
      山西正敞开对外开放的胸怀,欢迎晋商晋才和各方有志之士来山西发展。家乡的深情呼唤,引起参会晋商晋才共鸣。
      戮力转型之际、同心振兴之时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晋商晋才纷纷表示将带着智力、资金、技术、服务等回到家乡,助力家乡、助力山西,再创辉煌、共赢发展,为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政府抓落实,晋商晋才撸起袖子加油干
      高福院士接受记者釆访时动情地说:“我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晋老醯儿”,在山西出生、长大,还在山西上了大学,对山西怀有很深的感情。”
      他认为,现在山西发展的机遇和蓝图都已经具备,目前需要凝聚的就是人才。山西省委、省政府亲力亲为抓改革,为山西未来发展带来了新希望,政府部门需要俯下身子抓落实,晋商晋才则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促进山西转型,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设置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各种科研机构在山西发展,在产业、产品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山西的软实力。
      第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带动转型发展、产业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希望山西成立科技发展工作委员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
      百度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张亚勤——
      应用互联网技术与家乡深度融合
      百度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张亚勤作为晋商晋才代表,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会议休息期间记者釆访了张亚勤。
      他说,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驱动着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会变得像电力一样重要,在物流、能源、交通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大数据就像推动技术和商业发展的燃料,加速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云计算则提供了各种应用和服务运营的基础。这三者在技术、业务、产业等方面有非常紧密的结合。
      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百度积极与山西省各级政府、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如开发建设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与太原铁路局合作建设了“智能+物流”平台;与阳煤集团积极合作,打造面向全国煤炭行业的“煤炭云”;与大同市合作打造智慧城市。近期,还将与阳泉市政府合作,共同开展大数据及物联网产业项目。
      百度的打算是,将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与行业的深度结合,为家乡山西做更多的贡献。以技术为纽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开展更多深入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ABC生态!
      金花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吴一坚——
      要下大力气发展民营经济
      金花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吴一坚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他表示,山西转型商机很多,他一定会回乡创业,把金花投资控股集团的发展融入山西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
      转型发展山西别无选择。吴一坚认为家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三个问题:
      一是要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山西的资源。在新的时代,要用新的思维利用好这些资源,从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认识这些资源的内涵,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推动转型发展,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向高效型、集约型、技术型的现代增长转型。
      二是要下大力气发展民营经济。山西要扶持民营企业,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权益,让民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生态中最为活跃的力量。
      第三,山西的企业家要迅速打造自己的精神,这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也是晋商精神的升级版,是晋商精神的时代化。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充分释放企业家的创业创新潜能,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
      创建山西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联盟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对山西有深厚的感情,因为该院在山西已建起院士工作站,他曾多次来过山西。他高兴地说,2015年,工信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文件精神给山西省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这个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他认为,随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正式的建立,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一批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形成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3D打印增材制造及材料研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6年由省科协牵头成立的3D打印材料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卢秉恒说,这为山西发展增材制造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卢秉恒院士同时建议,尽快由省科技厅等部门主导创建山西省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制定山西增材制造发展规划,稳步推进3D打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此外,还应设立3D打印技术产业化扶持基金,助力3D打印工业的健康发展。
      福建省山西商会会长刘平山——
      招商引资要精准不要大而全
      作为福建省山西商会会长,刘平山接受记者釆访时,开门见山直接说问题。他说:“山西经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的太重、轻的太轻。一煤独大,服务业、轻工业比重太小。就好像一个巨人,有着巨大的骨骼,却没有遍布周身的肌肉,再高大也形不成力量。山西当前主要矛盾还是发展滞后的问题。”
      他希望,家乡发展要有好规划。山西经济的总体规划,应该延揽社会精英,如各界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和有新知识、新观念的官员一起参与讨论。政府想做的事一定也是企业家愿意做的事。郭台铭、陈峰、李彦宏等是全球顶尖的企业人才,他们都是在市场一线奋斗的企业家,既有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又有世界的眼光与格局,有他们的参与,就能做出有山西特色、有超前思维的规划。
      作为福建山西商会会长,刘平山每年要接待很多山西老乡在闽招商,他认为不要大而全,而是要精准,有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引进与自己地方特色相辅相成的产业,进而形成自己的拳头产业和拳头产品。如果每个市、县、乡镇都有了自己的拳头产业产品,都精准了,山西的招商规模与产业布局也就盘活了。
      著名艺术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
      发挥专长宣传形象助力发展
      张继刚是名人,在山西几乎无人不晓。走到哪里都特别引人注意。他是这次大会邀请的晋商晋才代表,也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人物。
      著名艺术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祖籍山西阳泉,曾为我省舞蹈界赢得第一块国家级奖牌。谈起山西,张继刚浓厚的家乡情结尽显。他说刚刚聆听书记省长的讲话,对山西转型充满信心,山西的转型发展远景规划令人钦佩。
      他表示尽一切努力,号召文艺界人士发挥自己的专长,宣传好山西形象,服务山西转型发展。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的文化艺术家们要再努力,宣传好山西。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
      山西文旅发展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在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山西文化旅游的发展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他说,目前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普遍存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问题,这样的思路不行。尤其是山西作为旅游大省,需要有一个文旅集团,通过文旅集团整合山西旅游资源,走出去和大的投资商进行对接,在这个体系之上来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具体到底怎么做?魏小安说,总之要时尚,要轻松,要有现代感。
      中国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张立军——
      山西要尽快建立起“旅游思维”
      中国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张立军在旅游文化方面,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战经验。他认为,山西要打造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尽快建立起“旅游思维”。
      张立军对什么是“旅游思维”,给记者进行了形象的比喻。他说,以农家乐为例,如果盖农家院,旧房盖新房,除了要留足客人住宿的房间之外,还要留足客人停车的车位;再比方说雪乡,雪就不能破坏,院子里和道路上的雪都不要去扫,让客人踏雪而来,这才是旅游思维。山西同样如此,要有立体感的思维。
      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姚军——
      山西文旅要在提升价值上做文章
      作为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姚军对山西非常熟悉,一直在关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当下要做的就是要在提升价值上好好做文章。
      姚军说,运营、管理、服务,在一个组合的旅游业态当中,现代的服务设施和其他的旅游体验要与古文化相配合。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对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信心就是价值。实际上,姚军始终在关注着山西,同时他向记者透露,华侨城将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落户山西。
      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四海华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明——
      把高科技项目落户家乡综改区
      作为晋商晋才代表能够参加此次活动,李立明表示深感荣幸。
      李立明始终牵挂着山西,吕梁山区长大的他告诉记者,作为在吕梁出生、长大、受教育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能有今天的一点小成绩,也是老家培育的结果,他对老家有很深的感情,也一直希望能为家乡尽一点绵薄之力。
      作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四海华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明表示将加强和示范区的合作,把高科技医疗器械项目落户示范区,加快山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中科三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华——
      把更多好项目带回家乡共同发展
      在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上,签约的一批重点项目,涵盖人才引进和技术合作、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了一半。
      刚刚与山西签署了合作项目的中科三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华说,由于前一个项目推进速度快,这已经是他们公司与山西的第二次合作了。
      陆建华说自己就是山西人,对家乡永远有难以割舍的感情。他认为,山西做大数据和物联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他选择在山西做科技综合体项目。他兴奋地说,之前签约的项目发展得比较好进展迅速,预计在一年半能够真正投产达效。
      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永政——
      走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山西路径
      “首创集团已经在太原、晋中等地投资了很多项目,山西现在的投资环境会更好。”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永政对山西的投资环境非常看好。
      刘永政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与示范区紧密合作,积极推动正在洽谈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项目早日在示范区生根落地。相信通过首创集团和示范区双方的真诚互信、精诚合作,一定能走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山西路径。
      省商务厅厅长孙跃进——
      构建对外开放高地欢迎晋商回家
      省商务厅以及省投资促进局作为此次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的承办单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高度重视,制定方案,全力以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确保大会成功召开。会议期间,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完善勤政务实的精神、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参会晋商晋才的一致好评。
      省商务厅厅长孙跃进说,这次18个签约项目(协议)是我们从拟签约的58个项目中精心筛选出的,涉及总投资额199.65亿元,涵盖人才引进和技术合作、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围绕全省转型综改、创新驱动、破解“一煤独大”的产业布局,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孙跃进说,这些项目都比较实,签约的项目不是框架不是意向,而是实实在在的投入。而这些项目的投入和实施都会有效地调整我们的结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孙跃进介绍,针对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我省还征集筛选了1197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并编印成册提供给参会客商,总投资额达14821.8亿元。他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省份转型发展的新路。目前,山西的新型政商关系已经形成,山西正在构建对外开放高地,山西这片沃土充满商机,希望更多的晋商晋才抓住机会,带着资本带着项目,带着先进理念和技术,回到家乡共同发展。
      省政府副秘书长、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金旺——
      山西示范区将积极突破创新
      省政府副秘书长、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金旺在向晋商晋才介绍综改区情况时说,山西希望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先行先试的配套改革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的综合平台;智慧化、低碳化的新型城区;管理规范、廉洁高效的样板区,为全省域转型综改试验发挥示范作用。
      他告诉晋商晋才代表,山西示范区将积极突破创新,只要法律不禁止、财力可承受,别的开发区行得通的做法,示范区都能行得通;别的开发区能给的政策,示范区都能给,别的开发区没有的,如果根据实际需要、企业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示范区可以率先实现突破。
      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任杨全生——
      提供最好服务打造最优环境
      在这次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上,百度公司与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合作运营大数据的项目,更坚定了阳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全生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发展信心。
      刚刚签约的他,难掩心中的喜悦和兴奋。他激动地说,开发区将好好利用这次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的机遇,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次大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今天有这么多企业家来助力山西,也给来参加会议的山西地方政府、企业提供了一个获取先进信息的通道和机会,与很多晋商结识,这都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和他们联系,让他们了解家乡、回报家乡。把晋商这种能量发挥出来,报效家乡,为家乡做贡献。阳泉开发区将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优的环境,让回家的晋商安心放心。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委员陈文奇——
      强强联合共同做好创新文章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委员和山西综改区已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委员陈文奇说,双方是强强组合。他向媒体记者表示,山西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具有较强的产业化和转化能力,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活跃。近年来,双方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合作,截至2016年底,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在山西设立企业688家,设立子公司425家,投资总额达到180亿元。
      他说,中关村和山西综改示范区在强强联合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双方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而是要开展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把创新文章做好,把新型产业的蛋糕做大,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相得益彰。(本栏稿件均由本报记者王晓华、桑莉媛采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3-18期

    • 第2017-03-17期

    • 第2017-03-16期

    • 第2017-03-15期

    • 第2017-03-14期

    • 第2017-03-13期

    • 第2017-03-12期

    • 第2017-03-11期

    • 第2017-03-10期

    • 第2017-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