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视线

岛上书店创始人卢虹任:给喜欢的城市建一座文化地标

  • 你来与不来,岛上书店就在那里。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   

    编者按
      《岛上书店》是一本书,由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创作完成,于2015年出版。这本书告诉读者的是——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岛上书店”是一家书店,由山西大学北门对面龙珠大厦的地下车库改装而成。书店刚开业不久,却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一景,每日里去读书、去喝咖啡、甚至去拍照的人都很多。书店的创始人卢虹任虽是个90后,但借用《岛上书店》的一句话来说,他也是一个有几分英雄气的人!

    虽然叛逆 却也从未辜负过时光

      周六日的卢虹任真的是很忙。周六的上午,他被母校山西大学邀请回去给师弟师妹们做了一个关于上学与创业的讲座,下午还要准备晚上书店举行的民谣弹唱活动,于是只能在他准备的间隙,见缝插针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采访卢虹任之前,记者并不知道他是否读过《岛上书店》这本书,怎么会如此巧合的取这个名字。不过听完他的经历后,我倒不想问他这个问题了——因为每个爱读书的人心中都有一家岛上书店的。
      1993年出生的卢虹任是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的应届毕业生,他的经历也可说是传奇了。
      青春年少的小卢同学其实是个叛逆的孩子,初中和高中期间都有长期逃课的经历,好在他有个十分好的兴趣,就是读书,大概是高二时期吧,一次他读了一本《毛泽东心路历程》,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召唤,于是发奋图强了一年时间,考上了山西大学。
      大学四年时间还是不去上课,每天都在看书,他用10万元人民币买了2000多本书,曾因藏书堆积成山登上过某家小报,山西大学还因此给他特批了令德食堂的一间地下室,作为校园里的免费图书馆,以书会友。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小卢小小年纪,已经行走过全球60多个国家,大学时每年都要去四五个国家感受文化,增长见闻。
      临近毕业的前两个月,小卢开始在山大北门摆地摊卖书,一是快毕业书太多不好拿回家,二是想趁最后的时间去满足大家读书的欲望。练摊的这段时间,小卢了解了山西大学附近一带读书人的需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决定开一家自己的书店。“那个时候大家都在忙考研,为以后的人生做准备,而我在摆摊卖书,感觉自己像在一片孤岛上,当时就决定如果开书店,就叫岛上书店”。小卢说。

    灯火不熄 不归的灵魂就有了家

      毕业季正赶上流火的七月,小卢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同学们去伤离别,一方面他筹划“岛上书店”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另一方面他觉得这个项目就在山大周边,情感上自己并未离开母校。
      开店需要钱,不过小卢完全不考虑钱的问题,因为家人从来都是他坚强的后盾。不过,他还是在网上发起了众筹,通过网络,太原市130多人支持了这个项目,筹得资金200万,“岛上书店”就这样开起来。
      “采用众筹的方式,主要是获得书店的核心粉丝。”小卢这样来谈众筹。事实上,通过众筹,“岛上书店”现在有了1500名忠实粉丝,这也为书店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试营业一个月,正式开业近一个月,小卢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每个月的营业额在30万左右,基本实现微利状态。跟传统书店不同的是:岛上书店的营业点呈多元态势,书价与网络同步,文创产品独具风格,咖啡茶点也很上档次。
      小卢的书店不仅书名颇具文艺范,里面的风格更是文艺范十足。沿着原木台阶拾级而下,你的眼中会呈现一个书的世界,若你想象力丰富,会觉得自己就在《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的那间藏书室。中间的部分又有各种文创产品摆放,取书的过程中,或许你会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小心意”。
      书店有一个二层空间,卢虹任特意把这里布置成“深夜食堂”,提供茶点咖啡和简餐,同时也让读者阅读的时光无限延长。
      由于某些原因,小卢的书店现在还没有暖气,三月的季节在乍暖还寒的并州城,深夜还是颇有些冷意的,不过并不妨碍真心爱读书的人忘记严寒,“岛上书店”基本都是半夜两点打烊。
      “岛上书店是24小时营业的,只要客人不走,我们肯定更能坚持。我想5月份以后彻夜读书的人会更多。”小卢说。

    文化地标 承载梦想 实现理想

      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恐怕难以一以贯之的下结论。又有谁人知道,到底是乖巧懂事的孩子还是叛逆奇巧的少年,在未来行走社会时更有优势呢?
      小卢是个福建人,家住厦门。他的两个舅舅都是哈弗的终身教授,家里的表哥表姐都是学霸型的选手,不是在一流的大学读研就是读博。唯有小卢是个异数,但是无论他做什么,家人都支持,也正因此,小卢个性虽强,却也始终在正道上行走。虽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富二代,但是在创业的初期,有家庭不计后果的付出,也是为他的创业之路背书。
      因为上了山西大学,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活了四年,小卢现在很爱山西、很爱太原,他喜欢山西厚重的文化,尤其是喜欢那些老房子、老建筑。
      他做过一个调查,太原人在全国城市读书排行榜中还是很靠前的,说明太原像他一样喜欢看书的人还是很多。所以他希望能给这个城市建一座文化地标,就在他的母校旁边。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小卢作为“创新创业优秀导师”被山西大学推荐到国家教育部,也是母校对他的肯定和褒奖吧!
      今年下半年,小卢将要在他的家乡厦门再开家书店,让“岛上书店”逐渐成为一个连锁品牌,他希望他能在他喜欢的城市里都能找到和他一样爱读书的年轻人,让岛上书店的灯光为这些人照亮。
      从梦想到理想到付诸实践,小卢走过的路也许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是从读书开始,让梦想起航,在获取知识、收获心灵上的满足的同时,找到自己可能去实现的路,应该适合每一个年轻的朋友吧!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3-19期

    • 第2017-03-18期

    • 第2017-03-17期

    • 第2017-03-16期

    • 第2017-03-15期

    • 第2017-03-14期

    • 第2017-03-13期

    • 第2017-03-12期

    • 第2017-03-11期

    • 第2017-03-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