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县新闻

天镇:移民搬迁让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

  本报大同3月21日讯(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梁晨曦)“我都快80岁了,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用我们庄户人的话说,就是政府让我们花盖驴圈的钱,住上了抗震大瓦房。”说话的正是天镇县贾家屯乡原家夭村的村民,夫妻俩一直居住在原家夭的土窑洞里。回想当时“晴天一身土、雨天直担心”的日子,老人感慨万千。
  天镇县地处黄土高原,全县80%为山丘区,在17.6万农业人口中,许多贫困户都住在土窑洞里,吃水、行路、就医、用电、孩子上学等,都是困扰着他们脱贫致富的大难题。2013年一场历史罕见雨涝灾害,更是使全县6.4万间土窑洞受损致危,2.1万户5.1万人受灾。面对严重灾情,为了能让老百姓住上安心房,过上好日子,该县下大力气实施了土窑洞改造建设和移民搬迁工程。
  天镇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的目标,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因地制宜,多项并举,采取了小村并大村、就地移民、集中搬迁、自主分散四种安置模式。在移民迁入地的选择上,该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征求群众意见,安置点尽量选在民俗相近、民风淳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子女入学、就医方便,有发展空间的区域。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精准扶贫、节约用地四个方面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建房用地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天镇县还坚持把移民搬迁与产业开发紧密相结合,研究制定有利于迁移户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在移民新村相应安排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如新平的移民搬迁地安排了整村推进葡萄大棚建设项目,张辛夭移民地建起了整村推进集中规模养羊园区等。同时引导支持涉农企业流转移民原有耕地,通过建设油料、小杂粮等基地,为移民户提供稳定收入等。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完成改造99个村1.15万户,新建住房2.71万间,2.94万人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的“五难”问题得到解决,让贫困户真正达到了搬得顺心、住得安心、脱贫致富有决心。
  该县县长刘川楠告诉记者说,住房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硬任务,天镇县将坚定信心决心,持续发力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并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旅游开发、抗震加固、危房改造等相结合,确保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今年将再实施9个乡镇44个村3465户8650人移民搬迁任务,新建住房10013间,让新民居筑起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3-21期

  • 第2017-03-20期

  • 第2017-03-19期

  • 第2017-03-18期

  • 第2017-03-17期

  • 第2017-03-16期

  • 第2017-03-15期

  • 第2017-03-14期

  • 第2017-03-13期

  • 第2017-03-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