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在即,右玉农民的学习热情搅火了塞北大地。3月16日,记者来到右玉县蔬菜大镇威远镇,见到农民马宝正在家里的电脑前浏览各地的农产品信息。
老马是威远种植蔬菜的“牛人”,靠着科技种大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能手。“年前,在网上看到种植水果收益不错,我准备换个思路,尝试种了一棚草莓,现在可以采摘了,收入还行。最近我又买了一批葡萄苗,准备种着试试看。”
在白头里乡野场村,郝凡正在自己办公室中查看书籍资料。郝凡是右玉益丰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的合作社已经成为右玉现代农业的“龙头”。在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放满了书架的各种各类的种植方面的书籍和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但他觉得自己还不够专业。“发展现代农业还得靠科技,就必须加强学习和培训。再过几天,我准备从省里聘请几位专业技术人员,给农民们搞个集中培训。”
为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右玉县组织开展了全县“领头雁”培训,针对当前春耕备耕还开展了“科技入户”活动,组织农业科技员定期到乡镇农村、田间地头了解春耕备耕情况和指导种植。
“王老师,抽空到我家坐坐,帮我看看我选的品种行不行?”“王技术,今年种啥好,想咨询一下你”……连日来,右玉县农业技术指导员王维彪忙坏了,电话响个不停,村民纷纷请他前来指导。
李达窑乡农民李飞说:“自从有了科技员,我可省心多了,一个电话,就能请来技术员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了很多难题。有了农技员的技术扶持,我种田的信心更足了。”
请专家讲,从网上学,上农技培训班,各种模式的科技培训大餐,让右玉的农民朋友们忙得乐此不疲。在牛心乡的农技培训班上,技术人员正为农民讲授种植、养殖、备战春耕等方面知识,听课的农民不懂就问,气氛异常活跃。“像这样的培训班,我们爱听,希望政府以后能多办类似这样的培训班”,甘泉庄村的崔二虎笑着说。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辛泰 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