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深度报道

“大情怀”下的“大福利”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满满当当20页A4纸的专利介绍和一张国家知识产业局颁发的专利证明,在旁人眼里,这都是十足的成就和荣誉,可为了这些,尉子旺付出的是数十年的夜以继日。
  这十年,他过得并不轻松。
  身为太原市地税局局长,他在税收系统起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工作任务和强度自然超于常人,在他的带动下,太原市地税局各方面工作在全省地税系统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这样,在别人眼里,要涉足医学界,他怎么都算是个门外汉。所以,当他把他的设想说出口时,马上便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和质疑。
  “‘道’和‘器’是两回事,世上的很多事道理是相通的。我是个只要道理是对的,是善的,就一定要去做的人。”尉子旺坚定地说。就这样,顶着各种反对声,他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而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
  白天要忙本职工作,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查阅、研究医学资料,加班熬夜是平常事。周末有空,不是去书店,就是去拜访医学方面的专家。
  在他的记忆里,十年来,几乎没有哪个假期是闲着的,更别说是陪家人一起外出散心。对此,他也很是愧疚,但却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在他看来,自我诊疗预防保健系统相当于放大了优质医疗资源、平衡了优质医疗资源,使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面对个人、农村、社区、基层医院等医疗力量比较薄弱的群体,部分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由于使用了最先进的医疗数据库,相当于医疗资源再分配,使最优秀的医疗资源得以面对任何一个人,对于医疗文化的重塑、化解医患关系、解决供需矛盾、节约医疗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假如有30—40%的普通常见疾病由患者自行诊疗,并通过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降低大病重病的发病率,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这一庞大基数而言,其意义重大,可以为社会节约无可估量的资源。如果全球60多亿人都能够从中获益,相当于人类社会的一次医疗革命。”在尉子旺的心里,这个系统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专利发明,更多的是一种造福社会的情怀。
  如今,尉子旺的发明创造获得专利的消息不胫而走,已经有相关部门给他打电话,希望能一起把专利产品研发出来投入社会,让老百姓尽早享受这一“福利”。
  自我诊断引导仪这一实用新型专利2014年就已经获得,作品登记证书也于2016年得到颁发,但投入实体研发和进入产品生产使用阶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我诊断引导仪一旦投入使用,将成为很多人的福音,因病返贫的现象自然会减少……自我诊断引导仪实现小病、常见病、平常病,自断、自疗、自诊,大病、急病给出处理意见提示,对解决困扰医疗资源不均衡,落实分级、分治和医疗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正是这种执念支撑着他一路走来,他现在最大的念想就是希望可以引起山西乃至全国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得到更多有识之士的支持,让这个专利真正变成现实。他常常畅想着,全国各医疗学科顶级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团队,把所有的病从发病、症状、用药、诊断、提示、引导等,用科学、严谨的医学大数据汇聚在一起,最终将这些数据内置于类似手机大小的便携装置,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这该是多么伟大的一项工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4-01期

  • 第2017-03-31期

  • 第2017-03-30期

  • 第2017-03-29期

  • 第2017-03-28期

  • 第2017-03-27期

  • 第2017-03-26期

  • 第2017-03-25期

  • 第2017-03-24期

  • 第2017-03-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