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治4月11日讯(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 申平广 王丽)“俺家去年种了2亩多党参,1亩差不多能产400斤左右的干党参,年收入2万元哩!”近日,记者来到平顺县龙溪镇佛堂岭村村民张廷家,他正和老乡们聊着去年的收成,脸上乐开了花。无一技之长的张廷常年依靠低保过日子,摆脱贫困曾是他的梦想。
佛堂岭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佛堂岭村海拔1500多米,山套山、风裹风、山大坡广、寒冷风高是佛堂岭的真实写照,在这样一个生产生存条件恶劣的地方,怎样让乡亲们摘掉“穷帽子”?平顺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佛堂岭村海拔高,是潞党参最佳生长环境的优势,将种植潞党参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目前,该村在山西振东集团的带动下,开始大规模种植潞党参,村里85%的贫困户依靠种植党参脱贫,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000余元。
平顺县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全县有潞党参、连翘、柴胡、黄芪等道地中药材10余种。为了让平顺的中药材有“用武之地”,2010年,平顺县引进山西振东集团。该集团在平顺县规模化发展50万亩GAP中药材种植,推进标准化中药材种植,以“公司+政府+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开启了平顺县中药材种植从补贴家用到支柱产业的新路子。
在发展中药材过程中,平顺县对12个乡镇中药材种植进行全域规划、合理布局,建成潞党参、连翘、山桃、黄芩、黄芪、柴胡、欧李七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形成中药材全域化、差别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体系。
为了能够树立贫困户种植中药材脱贫的信心,山西振东集团积极主动全方位、分阶段承担全程风险。针对中药材种子种苗价格高的问题,实行企业预付。
由企业订购种子种苗先期发放给农户,采收后再扣除,大大激励了农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通过土地流转,以反租倒包的形式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种植和管理,形成了集约化发展、机械化操作,使贫困户有了土地流转款和耕作管理两份稳定收入;中药材成材周期长,价格波动大,为规避市场风险,锁定种植户利益,振东药业对中药材进行保护价收购。
公司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以5年平均价为收购保护价,高于保护价时随行就市,低于保护价则按保护价收购,打消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振东药业让每一个中层干部与贫困村结对子,通过精准扶贫项目,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300余人,采摘季节8500余人打零工,有效覆盖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