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提升“山西制造”核心竞争力

  重质量 创品牌 定标准
  质量是产品市场竞争的根本,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标准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质量、品牌和标准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与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为推动我省企业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今年我省仍将坚持质量第一基本方针,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坚持品牌为王发展战略,走市场认可品牌道路;坚持标准先行重要手段,走综合推进标准道路。积极引导企业重质量、创品牌、定标准,着力提高企业有效供给能力和高端供给水平。
  根据省经信委发布的《质量品牌标准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今年我省将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我省装备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重点行业,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制定活动,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和强势品牌,推动我省工业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制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坚持质量第一,大力推动质量强省战略。落实企业质量建设主体责任,推动落实企业法人或主要责任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制定企业产品和服务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进食品工业企业建立完善诚信管理体系,加快提高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度。加强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提高平台专业化服务水平。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产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开展涉及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质量。
  坚持品牌为王,实现品牌建设新突破。引导重点企业完善品牌管理体系,明确品牌定位,提高品牌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推动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工作,形成一批对产业发展影响大、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市场扩张能力强、产品质量诚信度高的企业。强化产业技术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附加值大的区域品牌,建立一批取得经验和成果的区域品牌示范区。扩大特色品牌影响力,推动汾酒等“中华老字号”传承升级,支持企业以参股、换股、并购等形式与国内外品牌企业开展合作,加大品牌兼并整合力度。力争将玻璃器皿、日用陶瓷等打造成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势区域品牌。
  坚持标准先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培育标准化意识,推动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运用行业准入、生产许可、行政执法、认证认可等手段,促进制造业领域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标准的实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提振消费者对“山西制造”的信心。积极组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大力推动轨道交通、煤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地方标准建设工作。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重点开展装备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等行业团体标准,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制定,推动技术进步。同时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行业和企业参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实施应用等工作。重点参与研制智能装备和产品、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工业软件、工业云和大数据等基础通用和关键核心技术标准。

(本栏稿件由本报记者张剑雯采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4-16期

  • 第2017-04-15期

  • 第2017-04-14期

  • 第2017-04-13期

  • 第2017-04-12期

  • 第2017-04-11期

  • 第2017-04-10期

  • 第2017-04-09期

  • 第2017-04-08期

  • 第2017-04-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