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先锋品牌

把“金融服务”品牌叫得更响——大同北都农村商业银行纪略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吉福在营业部调研

  • 街头宣传反假币知识

  •   

    编者按:
      大同北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同北都农商行”),成立于2012年1月6日。
      该行是在原大同市南郊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由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的地方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全省农信社首批改制成立的农商行之一,也是大同市首家改制成立的农商银行。
      改制以来,在省联社、大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大同北都农商行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真情服务“三农”是永恒主题

      大同北都农商行的金融服务,围绕“三农”拓展业务是永恒的主题。为此,该行要求员工们怀着让利于农的真情,肩负促农增收的责任,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不但推出了农机具联保贷款、设施农业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还制定了利率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还贷负担。
      在此基础上,该行从2016年6月起,进一步深化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他们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再覆盖”原则,稳步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到2016年底,已完成45家服务站的建设工作,范围覆盖南郊区7个乡镇,43个行政村。
      这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在原有取款、查询、转账、消费功能基础上增加了人民币真伪识别、残损人民币兑换预约登记、小面额货币预约兑换、金融知识宣传等功能,实现了“一站式”基础金融服务,使该行的柜面服务范围得以延伸,也让广大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金融扶贫方面,大同北都农商行大力扶持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电子银行及助农取款机具布局,逐步构建贫困地区农村电子银行网络。
      到2016年底,已设立助农取款点71个(包括升级改造为综合服务站的44个),覆盖了10个乡镇的65个自然村,全年交易额达到220余万元,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客户取款;在布放自助机具的基础上,将充分利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推动各项业务,截至2016年底,该行“村村通”覆盖率达到了96%。
      为了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该行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一户一落实”的帮扶走访方式,精准掌握贫困户的信息,帮助辖内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截至2016年12月末,该行各类扶贫贷款余额3.16亿元,已向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06万元。

    尽最大努力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

      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资金紧张。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大同北都农商行决策层认为,实体经济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一定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贷款投放及时到位,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让企业转起来,活起来!
      以此为理念,该行主动与大同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对接,签订担保业务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底,通过财信担保发放贷款4笔,金额1260万。
      该行还与大同市政府金融办签定协议,通过大同市投资担保中心设立的“大同市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为辖区内需要贷款的企业提供临时周转短期资金。
      采取这种方式,需要贷款的企业向该行提出申请、递交相关资料后,两到三天之内就可获得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此项资金原则上申请额度为企业当期应归还贷款额度的80%,使用时间不超过15天。5天内费率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6至15天期间,费率按基准利率1.5倍执行。2016年,该行已为企业申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15笔,金额达1.66亿元。
      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该行与大同市国家税务局、大同市地方税务局、大同市南郊区国家税务局分别签订了《银税合作框架协议》,并且制定了《大同北都农村商业银行“信税通”小微贷款业务实施细则(试行)》,截至2016年底,成功发放小微企业“信税通”业务1笔,金额600万元。
      在电商冲击下,商场的经营户业务下滑,交纳商场租金难度加大。为解决这一难题,大同北都农商行指定商场管理方提供担保,发放“租金贷”,为在其区域范围内从事生产销售、且接受商场统一管理的经营户发放贷款,用于缴纳商场租金。为把这项业务落到实处,该行优化、完善、简化办理流程,严守时限办结制度,最大限度发挥“租金贷”的作用。贷款发放后,他们又及时了解贷款商户的经营状况及贷款使用情况,必要时为其做出风险提示,确保贷款能按时归还本息。

    优质服务贵在业务创新

      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还需要针对客户需求,调整服务结构,创新业务模式。只有这样,金融服务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用户需求合拍,才能体现服务的效率。对此,大同北都农商行组织专门力量创新业务,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2016年9月,在省联社、大同市办的大力支持下,该行有14家营业网点成功开办了“公共自行车”业务。到当年12月末,该行共办理“公共自行车”IC卡4199张。通过开展这一业务,为大同市民提供了“智能、便捷、安全、适用、循环、休闲、优质”的出行服务,为打通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满足大同市城乡居民购买商业用房,北都农商行还成功开办了个人商用房按揭贷款,开创了我省农信社开办个人商用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先河。到2016年底,该行累计发放个人商用房按揭贷款1070万元。为加强个人商用房按揭贷款的监管,该行还健全了个人商用房按揭贷款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用制度保证商铺按揭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同时,该行还通过合格审慎评估,成为全国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组织观察员,获得了发行同业存单的资格。当年12月成功发行首期同业存单2亿元。

    让现场服务更加文明和规范

      对金融机构来讲,营业场所是与客户交流沟通最多的地方,也是打造金融服务品牌的重点区域。为此,大同北都农商行采用6S现场管理制度,要求员工在接待客户、办理业务时,必须从为客户服务的角度出发,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6S现场管理制度,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项目。为取得项目实施效果,该行组织专人全方位对文明规范服务情况进行全面暗访,查找存在问题,并进行了量化打分。
      针对存在问题,全面开展规范化服务培训工作,从柜员仪表、行为举止、礼貌用语、业务办理流程入手,对员工进行统一规范。特别是在大堂服务上,着力强化培训,把大堂经理咨询、引导、服务工作自行编制成了礼仪操,把枯燥、繁琐的工作变得有趣、简单,让大堂经理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学会了服务工作,为客户提供舒适和尊贵的金融服务。
      北都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泽英表示,金融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所以,只要踏踏实实做下去,我们一定会把金融服务这一品牌叫得更响,在服务和支持大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代卫强 井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4-19期

    • 第2017-04-18期

    • 第2017-04-17期

    • 第2017-04-16期

    • 第2017-04-15期

    • 第2017-04-14期

    • 第2017-04-13期

    • 第2017-04-12期

    • 第2017-04-11期

    • 第2017-04-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