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一季报 工业篇》
一季好过一季,持续加快、稳步向好,2017年一季度山西工业经济交出了比较满意的答卷。如何将“好”的态势进一步扩大,在使工业经济继续“稳步”前行的同时,又如何促转型、调结构,使“转”的动能亦持久下去,省经信委有关专家进行了分析。
“当前,全省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但好中有忧,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内生动力仍需加强。”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局长陈广慧分析说。
工业增长主要依赖传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尽管全省上下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增长新动能,但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小、比重低,短期内我省工业稳定增长还主要依赖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一季度,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增长5.4%,合计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67.7%,占工业比重达到76.2%,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但是这些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状况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增长基础尚不牢固,全省工业持续回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工业投资持续下降产生的内生动力不足,将影响工业发展的后劲。全省工业投资从2012年开始,增速逐年回落,从去年开始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且降幅呈扩大趋势。其中,2016年工业投资下降6.1%,今年1-2月份下降5.9%,一季度下降11%。从投资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分析,工业投资下降主要受电力行业投资大幅下降影响。一季度,电力工业完成投资49.2亿元,同比下降41.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88.1个百分点,负拉动全省工业投资11.8个百分点。
另外,环保约束对部分行业、地市影响较大。今年以来,煤焦钢、建材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及我省持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对冶金、化工及建材行业的工业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特别是今年临汾市加大环保治污力度,3月份全市111户工业企业停产(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31.4%)。
那么,下一步,我省将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呢?
“我们将统筹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增动能,理性把握形势,正视风险挑战,坚定转型信心,努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持续向好。”省经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占祥说。
狠抓目标责任落实。按照确保一季度开好局,确保序时进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三个确保”的要求,将全省工业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地市、行业、项目,明确责任主体,按月通报进度,逐月分解任务,加强督促检查;
加快增长点项目投产达产。制定全省经信系统重点企业和项目帮扶工作方案,针对全省82个预增产值亿元以上增长点项目,开展专项帮扶活动,按照省市联动、分级推进工作机制,全力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达产。加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拓宽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渠道,发挥重大技改项目带动作用;
分类分业推动支柱产业稳产增产。煤炭行业要科学把握释放产能的力度和节奏,积极履行已签订的中长期合同,保持煤炭供求关系基本稳定。冶金行业重点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吕梁和运城两大铝产业基地建设。电力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大用户直供电,全年力争交易电量500亿度以上;努力扩大外送电量。消费品行业积极开展“三品”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技改专项资金支持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环保改造;
扎实推动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要加快搭建服务企业平台,完善“1+N”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我省将运用大数据的手段对工业企业和项目进行监测调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工业运行专项调度,认真研究制约工业投资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全力以赴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齐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