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省属企业78天清理欠薪欠保近134亿元

  

从2月9日至4月28日
  本报太原5月3日讯(记者 王龙飞)记者日前从省国资委获悉,从2月9日至4月28日,省属企业共清理欠薪、欠保近134亿元。
  据统计,这78天内,共清理欠薪53.4亿元,清欠率达98%;清理欠保80亿元,清欠率60%。除部分长期歇业的僵尸企业,其他欠薪问题基本清理完毕。欠保企业由15户减少到9户。这标志着,省属企业欠薪基本清理完毕,欠保的清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两项工作进入扫尾阶段。
  欠薪欠保关乎国企国资改革大局,关乎企业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牵动着省委、省政府的心。清欠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企业主体,金融搭桥,董事长负责,加速清欠”的工作思路,要求加大清欠力度和效率,保障职工利益,力争如期完成任务。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在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2月9日召开之后,省国资委立即成立“双清”工作领导机构,并会同人社部门和金融机构研究对策和路径,瞄准清欠工作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精心安排,全程督导,重点突破,力争首战必胜。省属企业开拓思路,创新渠道,通过压缩投资、资产变现、产权出让、股权置换、调整薪酬分配政策等多种办法,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不断推进清欠工作。这些举措,提升了企业职工对改革的认同感,也增强了群众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双清”工作,省属企业优化了资产结构,出清了无效资产;结合股权开放,引入外部投资者,置换了资金;推动产融结合,促进了产业转型;得到了职工的拥护,为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一箭四雕”的效果。
  省国资委将把解决欠薪欠保问题纳入企业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核,继续压实责任清理欠保,力争年底前完成清欠任务。同时将综合施策,建立健全预防欠薪欠保长效机制,确保生产经营正常企业不欠薪不欠保,“僵尸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及时出清,激活闲人闲钱闲资产,从根本上解决欠薪欠保问题。
  记者了解到,“双清”工作仍将继续深入,继续加大力度。国资委要求各企业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前清后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5-03期

  • 第2017-04-29期

  • 第2017-04-28期

  • 第2017-04-27期

  • 第2017-04-26期

  • 第2017-04-25期

  • 第2017-04-24期

  • 第2017-04-23期

  • 第2017-04-22期

  • 第2017-04-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