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财经·综合

交城县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行动

  

把蓝天还给老百姓
  2017年,交城县响亮地提出“六城同创”的发展目标,向雾霾宣战、向污染宣战,一场以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交城蓝天保卫战”已经打响。
  “在环境治理问题上,我们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交城县县委书记刘应刚在近期召开的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说,“我们深知任务繁重。环境污染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我们只要下决心、出硬手,就能够把蓝天还给老百姓。”
  “环保攻坚”在行动自2016年底我省部署开展“铁腕治污行动”以来,交城县在决策部署、考核问责、具体行动上环环相扣、持续发力,成立了督查组,建立环境污染防控督查机制,采取明查、暗查、夜查等方式对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工业企业污染达标排放、道路保洁、渣土运输、机动车污染控制、垃圾秸秆禁烧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环境敏感点周边环境,建筑施工地扬尘,渣土、料堆,城区保洁,重污染机动车,燃煤锅炉整治,工业污染综合监管,垃圾秸秆禁烧整治,打击取缔土小企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大排查、大整治。
  同时,该县还通过一系列管控措施综合施策整治污染,严厉打击土小企业死灰复燃,常态化防治道路扬尘,严格控制燃煤污染,强化城市日常监管,全面提升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整体水平,出台了《交城县关于做好2017年环保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环保文件,修订了《交城县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和《交城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让环保工作彰显法律光辉。
  “我县的环保工作形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严峻,污染防治的任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繁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从来没有这么尖锐,我们必须出重拳、用重典,集中力量大打一场环保攻坚翻身战。”交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潞萍在该县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说。
  “部门联动”建新机制为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交城县委、县政府对每个部门的分工都进行了明确,每个任务都做了详细的划分,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把整治污染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政治责任和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既要强化部门监管,又要建立联防联控、协调管理机制,健全分级考评体系,完善配套管理机制,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切实落实各项环境管理责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防治格局。
  为切实加强对创模工作的组织领导,该县将创模各项指标任务按部门、单位职能进行分解,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建立定期工作进展情况考核制度、督办机制,推动工作落实。把创建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的重要作用。县财政把创模工程资金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重点项目给予支持,确保全县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例1.6%以上。
  发展与保护并重交城县以创建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之地,切实推动经济开发区企业标准化建设,按照省级环保模范城、省级园区标准进行整改落实,为“六城同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该县广大企业积极承担主体责任,主动配合好污染防治工作,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全县上下一道共同打赢“交城蓝天保卫战”。
  交城县工业园区集中着焦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30余户较大型企业。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该县园区企业不惜投入巨资,逐步改造、完善、升级环保设施,仅2015、2016年两年环保治理投入就达到6亿元。同时,集中利用园区企业剩余蒸汽、剩余煤气为中小企业提供清洁能源,淘汰燃煤锅炉30余台,工业炉窑基本由燃煤改为燃用清洁煤气。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已进入实施阶段,今年10月底可建成投用。
  在全力治污的同时,该县严格新上项目环保准入,大力引进环保产业解决环保问题,走出了一条以环保产业治理污染之路,力争到2019年底成功获得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乔勤 孙宝忠 路小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5-03期

  • 第2017-04-29期

  • 第2017-04-28期

  • 第2017-04-27期

  • 第2017-04-26期

  • 第2017-04-25期

  • 第2017-04-24期

  • 第2017-04-23期

  • 第2017-04-22期

  • 第2017-04-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