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县新闻

五台县:人工种草助推养殖业发展

  “‘谷雨’前后,安瓜点豆。”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忠海养牛专业合作社的闫忠海一边扳着手指头,一边嘴里数算着农时,谋划着今年试种100亩草玉米的事情。
  “尽管今年春深气候凉,也要在立夏前种上,明年扩大到500亩。”闫忠海说。他的合作社共有社员7家,去年养牛210头,出栏30头,社员户均收入4万元。今年种草后,养牛数量要达到260头。
  在五台县,像闫忠海这样的饲草种植户共有百余家,今年新增种草面积2000亩,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到8.47万亩,可供更多的牛羊吃上“绿色食品”。
  五台县素称山区大县,七沟八梁九面坡构成了许多小块农田,产量低,人工投入大,机械化作业难以施展。如何将这些小块低产田变成高效田?
  五台县畜牧兽医局科学引进推广了两大饲草品种,占到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一种是人工培育的紫花苜蓿草,含有维生素B、C、E,以及10种矿物质和黄酮素、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被称之为牛羊的“奶饹”。每年可刈割3至4次,一般亩产鲜草6000公斤,产干草800公斤,高者可达1000公斤。
  另一种则是籽粒苋种植,这是一种一年生高产优质饲料作物。株高达2至3米,一年可收割2至3茬,亩产6000公斤左右,营养价值丰富,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7.1%。茎叶脆嫩,适口好,再生性强,是养殖猪、鹅、牛、兔、羊的好饲料。
  为加快五台县籽粒苋种植步伐,推动牛羊产业健康发展,该县成立了“五台县籽粒苋种植技术推广领导组”和“籽粒苋种植技术推广中心”,有力地保障了籽粒苋种植的推广。
  五台佛贤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五台县较大的标准化养牛基地之一,已建成双列式牛舍16栋5610平方米,运动场1万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800平方米,拥有铡草机、饲料粉碎机、搅拌机、割草机、饲料运送车等大中型机械10余台,入园牛560头。目前,该公司已种植紫花苜蓿草1000亩,年产鲜草600万公斤,基本满足了喂养。
  五台县邦禾饲料加工厂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厂房,生产设备有抓草车、粉碎机、挤压机、籽粒苋草烘干机、饲料压块机、打捆机、青贮打包机、饲料搅拌机等,可将1200亩青草加工成牛羊喜欢吃的面状、饼状、条形状和颗粒状的固体饲料。在保证自供自喂2000只羊的基础上,将剩余的青贮饲料远销内蒙古等地。
  据五台县畜牧兽医局初步统计:陈家庄乡刘家寨楞牛养牛合作社种草1000亩;东冶特种养殖场开荒种植苜蓿草500亩;豆村镇东会村勤长养羊合作社套种牧草400亩;皇城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150亩。
  大面积的人工种草有力地推动了该县牛羊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该县养牛达到11.1万头,其中存栏6.5万头。羊发展到55万只,其中存栏34万只。
  “人工种草确实带活了养殖业,逐步由过去的牧养转变为圈养,由分散养转变为集中养,由习惯性养转变为标准化养,由单一的养殖转变为种植、加工一体化的链式养殖。”该县畜牧局长白洁说。

本报记者 王雁 实习记者 冯媛 通讯员 金俊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5-08期

  • 第2017-05-07期

  • 第2017-05-06期

  • 第2017-05-05期

  • 第2017-05-04期

  • 第2017-05-03期

  • 第2017-04-29期

  • 第2017-04-28期

  • 第2017-04-27期

  • 第2017-04-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