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送电前需要到计量中心做计量试验,需要施工单位做电缆试验,调度控制中心要下放新设备批准书、启动方案等,签订供用电合同和报计划送电计划时需要这些资料,但资料收集渠道不畅,怎么办?”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的何云飞班长侃侃而谈,微胖的脸庞因激动而略微有些发红,“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在公司内网上设一个云平台,让各个部室或相关单位做完实验或下发相关批准书、启动方案后,把相关资料上传到这一共享平台呢?”
“我同意。这样,在工作中需要这些资料的部室人员可以随时下载和应用,极大地缩短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个干脆利落的声音加入了话题,电费核算专家陈云燕因兴奋语速有些快,眼里闪着光芒。
这是近日晋城供电公司第26个“合理化建议月”活动的一个现场。营业及电费室的成员们讨论提出:“我们是否可以针对用户对营销服务工作的不理解环节,借助VR技术让用户实景换位体验,宣传电力小知识;建设智能营业厅,让用户体验通过电脑、手机控制室内窗帘、电视、冰箱、空调,远程进行室内监控、室内红外线报警等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抄核收技术专责、创新达人赵青从营业厅服务由实体营业厅向互联网+现场体验营业厅的角度提出一种新型假设:“借助VR技术在进行宣传电力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用户体验,赢得客户理解,从而创造出新的用电需求!”
近期,晋城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出台《营业及电费室创新管理办法(试行)》,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利用工作之余,营业及电费室成员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结合自已技术领域,进行了大胆创意与设计,“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成为合理化建议中的高频词。
这些建议中,既有涉及电费回收的创新项目,借助大数据建立收费员“电费回收积分制”,也有如“VR技术应用与智能营业厅建设”“利用‘互联网+’建立新送电用户资料云平台”“云平台实现SG186系统专业操作说明书共享”等解决大问题的小办法。合理化建议兼具创新性、安全性、可推广性,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营销工作质效。晋城供电公司积极为“有闯劲,有点子”的员工点赞,激活了“人人i创新”的优良基因。
本报记者 王蕾 通讯员 任琳娜 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