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先锋品牌·综合

德润杨乐堡 茂年无虚度

  • 杨乐堡村党支书兼村主任马德茂

  • 肉牛合作社

  • 幼儿园一景

  • 新乐苑小区

  •   ——记2017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文水县南安镇杨乐堡村党支书兼村主任马德茂
      “五一”前夕我省公布的2017年劳模榜单上,文水县南安镇杨乐堡村党支书兼村主任、德茂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德茂,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熟悉马德茂的人说,他能获得这一殊荣,真的是实至名归!

    返乡创业挑重担


      马德茂是文水县南安镇杨乐堡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中学毕业后,就为生计奔忙。先是跟着木匠学手艺,后又贩高粱、帮酒厂售卖白酒,成了村里最早走南闯北的人。
      艰辛岁月的历练,打造了他勤奋吃苦的精神,开阔了他的眼界,更培育了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所以,他在生意场上打开了富裕之门,开启了创富之旅。
      有一次他回到村里,看到村里与周边富裕村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心里挺不是滋味。他想,一个人富还不行,还应在村里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才能对得起这方热土。于是,他决定返乡创业。回村后,他积极要求进步,于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50岁的马德茂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50岁,正值盛年,用个文词说,是
      正值“茂年”,再加上马德茂有一番为村里干事创业的理想,特别是面对全村党员和群众期盼的眼神,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全村人富起来!

    肉牛养殖大手笔


      出身农家的他,深知“无农不稳”之道。所以,他个人出资24万余元,连续三年替村民缴纳春浇的水费,极大地调动了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梨果、大棚蔬菜等种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13年底,已有梨园900余亩,大棚蔬菜5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6800元。
      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马德茂又带领村“两委”班子,用发展现代农业的思维,着手调整全村产业结构。村里的酿酒工业有一定基础,一些村民利用酒糟和当地的其他饲草资源养牛,但属散养,形不成规模。马德茂知道,现在人们的膳食结构在改变,对牛肉很青睐。所以,要在肉牛养殖上用大手笔做大文章,定会赢得市场。
      2013年12月,马德茂牵头成立了德茂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投资800余万元,通过对村南113亩多年弃用的滩涂地开发,建起了现代化的万头肉牛养殖基地。据了解,该基地分三期工程建设,完工后,年出栏优质肉牛13000余头,年创利润1950余万元,为全村人均增收7400余元。
      2014年9月,该基地一期工程完成后,又于2015年7月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设。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今年完工。届时,青贮池、尿液池、堆起粪池、机井、兽医室等生产生活设施也会一并投入使用。合作社集中进行免疫、驱虫、饲养,按不同的月龄不同的营养需求,采用科学先进的高档肉牛饲养管理技术,给予饲养,全程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的各项标准严格执行。
      其实,随着前两期工程相继完成,村民已不再对牛散养,而是集中在了该基地统一养殖。
      目前,随着养殖数量增加,德茂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上海、广州、河南等全国各地的购买商。跟着马德茂统一养殖的社员,盖了新房,买了小汽车,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村里因为养肉牛富起来的百万富翁就有将近20个。同时,马德茂又在村里建起了蔬菜交易市场和肉牛交易市场,进而带动了全村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杨乐堡村已形成梨果蔬菜规模种植、肉牛规模养殖、食用酒精酿造、农畜品交易等多元产业,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全村的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在2015年已达9000元的基础上,增收的后劲继续增强,富裕之路不断向前延伸……

    情系村民解难题


      杨乐堡村位居汾河岸边,地势低洼。一到雨季,汾河水涨,村里和农田便发生内涝。村民出行不便,水果和蔬菜泡在地里运不出去;遇到天旱时,需要用水浇地。但是,灌溉设施陈旧老化,用水时很不得力。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掣肘因素。
      马德茂当上村支书后,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研究,决定改变这一现状。
      2010年,他自己花钱雇人,相继用煤矸石、炉渣硬化了所有的田间小路。对于环村路面,不但用水泥进行了硬化,还在原来的路基上,加高了15公分。2012年,他又投资57万余元,硬化了村里的街巷道路24.5公里,实现了道路硬化全覆盖。后来,又对原来的灌溉设施进行了改造,全部更换了潜水泵、电源线、管道,更换出水口110个,解决了全村耕地灌溉遇到的难题。在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马德茂还十分重视解决群众的生活难题。
      在杨乐堡村,村民多年来饮用的水碱性大,不符合安全饮水标准,成为村民吃饭喝水的一大烦恼!为此,他个人捐资1.8万元,从文水县南徐村接引了健康饮用水,虽说对改善村民饮用碱水现状有一定帮助,但规模小,所以,这一问题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于是,他决定请打井队,给村里打一眼井。经过多方筹备,井位选定。但上级的资金还没下拨。于是,马德茂个人先垫资60万元,于2014年5月启动了打井工程。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深达520米、水质优良的新井终于竣工了。从此,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题。通水这天,村民们奔走相告。他们高兴地拧开自家的水龙头,接一杯清洁的井水品尝,如饮甘露!

    崇文尚德美名扬


      2010年,文水县按国家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要对杨乐堡小学进行设施改造。马德茂在政府资金还没到位的情况下,为师生安全着想,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15万元,垫资修建了近900平方米的2层村教学楼。
      2012年,他又垫资20万元,在村里兴建了一所高标准幼儿园,并聘请优秀教师任教,改变了多年来幼儿教育薄弱的状况。
      马德茂常说,我们不能只考虑发家致富,还要考虑如何活得更有文化品位和道德水准。基于这一理念,他于2011年筹资建起了可容纳260余人的村民文化活动室。在这里,村民们自编自演秧歌等节目,村里和别的村庄的晋剧票友还组成戏班子,在这里表演晋剧,极大地丰富了村民文化娱乐生活。
      像中国许多村庄一样,杨乐堡村一部分年轻人大都在外务工,在家的是留守老人。同时,村里还有一些“五保户”老人。他们随着年岁增长,很多生活难题自己不能解决,需要有人照看护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马德茂对“两委”班子说,解决村民养老问题,是村“两委”班子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具体体现,更是传承中华美德的善孝之举,应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带领“两委”一班人,在2011年筹集资金110万元,建起面积达1260平方米的敬老院。
      据了解,这所融入温暖爱心的敬老院,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医疗保健中心、职工宿舍、锅炉房、厨房、餐厅等,可容纳110位老人入住。这一规模,目前在南安镇属第一。
      为改善杨乐堡村的居住环境,马德茂实施了新农村安置楼建设项目——新乐苑小区。该小区2014年底竣工,共占地15亩。其中,建设住宅楼4栋,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可满足180户村民入住。为提升杨乐堡村的环境安全文明水平,2011年,马德茂垫资5万元,在村里修建了垃圾池;2014年,他又筹集资金,开始对夏天散发臭气、蚊蝇滋生的露天退水池进行改造,使退水路径全部走地下管道;他捐资6万元,在村内主要街道安装监控摄像32处,为建设平安杨乐堡提供了科技支持。正因为如此,杨乐堡村成了我省的“文化示范村”、吕梁市文明村。马德茂在2015年第三届吕梁市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在2016年获得“山西最美村干部”提名奖和第三届“感动百姓山西乡村十大爱心大使”提名奖。
      德润杨乐堡,茂年无虚度。从2008年当村支书,后又兼任村委会主任至今,马德茂不忘初心,以对党的忠诚和坚定信仰,引领杨乐堡村走上了文明富裕的康庄大道。如今,面对煜煜生辉的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相信马德茂定会有更新的精彩让我们期待!

    李丽 报道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5-14期

    • 第2017-05-13期

    • 第2017-05-12期

    • 第2017-05-11期

    • 第2017-05-10期

    • 第2017-05-09期

    • 第2017-05-08期

    • 第2017-05-07期

    • 第2017-05-06期

    • 第2017-05-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