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 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本报太原5月15日讯(记者 王龙飞)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省政府安委办近日下发文件,加快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省政府已经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纳入了2017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要求各市、县(区、市)政府、省有关部门把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中,将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立风险分布图和数据库的企业数,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年内,初步建立本行政区域和负责的本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差异化动态监管。
政府有关部门要初步确定本行业领域存在风险源的企业(单位、场所)范围、分布和风险等级,并对纳入范围内的企业,督促和指导企业开展本单位风险辨识管控工作。企业要按照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场所、单元等,进行辨识,并逐步细化到设施、设备、部位、岗位和作业行为,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级和管控,完善管控设施、制定并落实管控措施。各企业在2017年7月底前完成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分级,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示栏和告知卡;2017年10月底前,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并逐级上报,形成区域和行业风险分布图、数据库。
省政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作为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执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依法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对企业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落实的,要严格依法查处。对工作被动应付、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后的地方政府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对懒政怠政行为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