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5月15日讯(记者 张云)记者今天从省农业厅获悉,从今年起,我省将全面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工作,治理农田“白色污染”。
农膜的广泛使用,虽然为农业高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渐增加,极易造成地膜污染;同时,传统地膜不能降解,自然状态下残留地膜能够在土壤中存留200年以上,这已给农业生产和环境带来一系列危害。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关键在回收利用。近年来,我省各地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和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回收地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过量使用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对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山西将全面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实现试点地区农膜回收率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