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交城县西社镇横岭村改革发展纪实
山清水秀,风景绮丽,是这片土地的多彩身姿;物华天宝,民风淳朴,是这片土地的隽永品格;平安和谐,生机勃发,是这片土地的激扬旋律。交城县西社镇横岭村,以从不满足、勇于提升的姿态有力证明着她的跨越和发展。
近年来,横岭村村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深耕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路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连接着一段历史,对于横岭村党支部书记王栓安来说,他的故事是浸润着漫漫求索和满腔热血,浸润着智慧、艰辛和汗水。在岁月的进程中,在时光的镜头里,他的点点滴滴都那么熠熠生辉。为了村庄更美,为了村民更富,他穿梭于田间地头,奔波于风口浪尖,拼搏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阵风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时值人间四月天,东方风来满眼春,柳条吐絮,桃李争春。我们一行走进交城县西社镇横岭村,设施齐全的村委大楼四周,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通往村子的每个角落,整齐而有序。村民们挥锹扬锄,犁地播种,举手投足中倾注了自己满腔的希望和无尽的憧憬,一切的一切,无不展示着这里所透露出的无限活力与勃勃生机……
树新风,锐意进取,以改革增强横岭村活力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近年来,在致富路上先走一步的能人又走上了村官的舞台,带领群众演出了一幕幕改天换地的壮举。
王栓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当兵出身的他曾经在公安系统上班,后下海经商创办企业,成为拥有一定财富的企业家。但富裕后的王栓安对横岭村这片土地有着太多的感情和割舍不掉的责任心,靠着出众的能力和品格,以及对发展的敏锐度和洞察力和对农村大环境的把握力和改造力,使王栓安成为全村众望所归的人。
然而上任不久,王栓安就遭遇了村民上访告状的窘境,经过深入了解才知道,是大伙接受不了他严格认真雷厉风行的管理思想和工作作风。上任之初,王栓安就认为,文明村风对农民的道德素养和行为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农民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只有建立清正淳朴、和谐文明的村风,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为此,他坚决要从根子整治全村,杜绝村民参与任何赌博活动,并一再强调吃低保是可耻的,都有胳膊有腿,勤劳致富才光荣,同时要求只要通知开会,委员及村民们必须准时到场。
习惯了过往争着吃低保、闲散打麻将度日的村民刚开始不适应,可慢慢都领悟到了王栓安书记的良苦用心。许多村民都被王栓安书记安排在自己的厂里干活赚钱养家。从他上任到现在,横岭村里没有一个犯罪坐牢的,几乎没有打麻将赌博的。为丰富村民生活,该村建立了锣鼓队,每逢过年、九九重阳节都组织锣鼓队表演。此外,横岭村坚持实行民主管理,认真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接受村民监督。同时建立完善了党员代表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对村里的每项大事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破冰扬帆求蜕变,赢得花开争斗妍。如今的横岭村处处呈现出建设新农村的画面,时时有扑面而来的发展气息。
惠民生,一丝不苟,以民生凝聚发展力量
什么是民生?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事关百姓利益的事,无不是民生。老百姓的领路人,必须与老百姓心连心,必须对老百姓的冷暖恩怨有着真情实感的关怀与体恤。
在横岭村,“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这句话,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体现在了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上。
民生无小事,民心顺则事业顺。多年来,王栓安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每年都根据经济发展和不同阶段村民的需求,解决民生问题。
该村新建了村委办公楼,县乡拨款20万元,民政局拨款10万元,王栓安书记自己垫资几十万元,建成了全县最漂亮的村委办公楼;积极实施路灯亮化、道路硬化拓宽,改善了村里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在村里建起了古庙、打坝2座,共投资400多万元;每年给予村民每人40元医保补助;逢年过节都给村民发放米、面、油、煤,总额达50多万元;每逢过年、九九重阳节都邀请全村60岁以上老人齐聚一堂吃团圆饭,并给老人发放衣服及生活用品;哪家有困难了,王栓安都会及时去了解帮助,并自掏腰包组织全村60岁以上老人去北京、山东旅游……
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随着各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横岭村的村民真正体验到了生活的惬意与温暖,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王栓安也被授予2017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结语:
历史的潮流,总是浩浩荡荡,勇往直前;
时代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未来,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铿锵足音,横岭村在王栓安书记的带领下,必将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光耀吕梁!
(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