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与时间赛跑的供电人

  • 北沙河河道供电线路迁改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张剑雯 摄

  •   这是一场事关太原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的工程,同时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工程。今年夏天,对于太原供电公司职工赵二平来说,北沙河河道治理供电线路迁改工程就是供电人与时间赛跑、践行承诺的工程。
      8月21日上午11点,太阳“热情”地照耀着大地,赵二平正和他的同事在位于马道坡街北沙河附近的施工现场紧张地忙碌着。
      “你那里准备好了吗?”
      “好啦!”
      “那一起用劲。”
      不远处的高15米的旧电杆上,几个电力工作人员正在用力,相互配合着拉动被换下来的导线。“今天正在做的工作是10千伏18米双回路双龙线和红沟线6-10号杆的拆除迁改工作。”赵二平说。
      为打造水韵龙城新格局,今年太原启动了八河治理工程,特别是河道的加宽,导致一些电力线杆、公用箱变遗留至河道里或是河道边沿,不利于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也给人们的安全用电带来了隐患。为配合全太原8条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一场繁琐的电力设施“大迁移”拉开了序幕。
      据了解,北沙河河道供电线路迁改工程从7月开始,预计到8月底结束。为了与时间赛跑,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赵二平和他的同事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三餐都在工地上吃,中午也不休息。
      因为是河道治理工程,所以电力设施迁改的进度快慢,关系到河道治理速度的快慢。因为是电力设施迁改工程,就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用电,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间,是他们所有一切工作的前提。
      “你看,这是我们昨天刚立起来的钢杆,北沙河北面还有一个,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我们前期准备工作都必须做好,然后通过媒体给市民发布停电时间,在有限的停电时间内,我们要把停电期间该做的工作都做完,这个是不能含糊的。”赵二平告诉记者,为了配合当天的迁改工作,现在这片都停电了,预计下午5点这里恢复用电。
      河道治理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供电线路的迁改只是河道治理的一个方面,仅靠市政一家的努力是不行的,更需要各方力量的积极配合。
      太原供电公司从服务城市建设的大局考虑,高度重视该项目建设的配合工作,做好沿线电力线路迁移的前期准备工作,迅速落实施工力量,主动为重点工程让路。针对工程项目工期要求紧、施工作业范围大的特点,该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设计施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编制停电计划,同时与政府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全面配合项目建设。
      据了解,目前太原市八河道供电线路迁改工程同时进行,北涧河和玉门河河道供电线路迁改工程已经完成90%。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8-21期

    • 第2017-08-20期

    • 第2017-08-19期

    • 第2017-08-18期

    • 第2017-08-17期

    • 第2017-08-16期

    • 第2017-08-15期

    • 第2017-08-14期

    • 第2017-08-13期

    • 第2017-08-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