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这是今年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
这个数字,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比今年一季度回落5.9个百分点,比前5个月回落1.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低14.0个百分点,是近20年来最低点。
在投资增速回落的同时,我省部分城市的房价也在明显下跌: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大同、长治、晋城、朔州房价同比下降12.6%、17.6%、12.2%和3.0%。
在省统计局投资处的郝志军看来,两大因素导致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降低:
一是房地产政策。《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化解房地产库存的若干意见》规定,通过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购房、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打通商品房和公租房供需通道、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管控等11项新规,加快化解房地产库存压力。随着11项新规的持续作用,需求端得到了有效释放,推进了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但也弱化了保障房建设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作用。上半年,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投资102亿元,同比下降16.0%,下拉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5个百分点。同时,文件规定了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过长或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规模过大的市、县减少对房地产项目的供地量。上半年,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11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
二是工程施工管理。从去年9月以来,特别是今年5月随着工程施工管理力度的加大,部分地区项目施工工地的土石方工程停工,水泥搅拌站、砖厂等建材生产企业停产,造成建材供应紧涨、建材价格上涨、建设成本提高,从而影响到了项目的整体进度,代表项目实体投资的建安工程投资总体呈现出持续回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4.5%,下拉全省开发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并且这一缺口将影响到全年的开发投资总量及增速。
今年上半年,仅有长治、临汾、太原、晋中和晋城5个市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阳泉、忻州、吕梁、朔州、运城和大同6个市则“拖”了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4.9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部分先行指标呈下降趋势,如反映项目储备的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待开发土地面积同比分别下降5.6%和5.2%;反映投资后劲的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8.0%,其中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1%;反映投资进度的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41.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38.1%。郝志军说:“这对后续开发投资增长的支撑不足。”
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验证了这一点:1-7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3%,增速比1-6月回落7.3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