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万荣县委围绕主导产业发挥党员作用。从发展苹果、香菇、中药材、化工建材等主导产业出发,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把地域相近、行业相同、特点相似的产业基地、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社中的党员聚集起来,建立党组织或党员活动党小组,在主导产业基地和产业链上普遍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主导产业、服务主导产业的作用。
万荣县食用菌办牵头成立的万荣县香菇产业党员活动服务中心,在党员的带动下,如今全县实现了香菇产业从零开始到650万棒,其发展规模位列运城市第一、全省五强。
党员先行引富路
万荣县是一个果业大县,为了使每年因果树间伐产生的2.5亿公斤废弃果木枝变废为宝,万荣县提出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带头成立合作社,带头学技术,带头建大棚,带头深加工,带头建交易市场。
高村乡卓立村党员史冠军带领本村3名党员自费到河南西峡县学习种植技术,几经挫折,反复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万荣本地的香菇种植和建棚技术。投资500万元,注册了高村乡卓立壮香源农科开发公司,新建30座高标准香菇大棚、一个菌种厂和菌棒加工车间。正是像史冠军这样的先锋党员的大胆探索,为全县香菇产业发展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党小组活动接地气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为迅速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使更多群众受益,万荣县在每个香菇基地建立党员活动小组,设立党员示范点,并开展了“一队两棚三岗”活动,引导党员围绕香菇产业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队”即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菇农搞好服务;“两棚”即建立党员示范棚和结对帮扶棚;“三岗”即设立技术指导岗、融资服务岗、推广销售岗,由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提供香菇的菌棒制作、管理技术、销售融资等全程服务。
如南张乡薛里标准化香菇基地是全县的九大基地之一,该基地共有7名党员,建立了党员示范棚18个、结对帮扶棚35个,设立技术指导岗3个、推广销售岗2个,确保香菇大棚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收益回报。
党组织管理有活力
为将全县各香菇党员示范点的优势集中整合,万荣县把从事香菇种植和香菇产业链的党员聚集起来,建立了万荣县香菇产业党员活动服务中心。以此为龙头,在全县9个香菇产业示范基地,建立了9个党员活动小组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同时,对小组党员实行柔性管理,不接转党员组织关系,跨支部开展活动。使全县香菇基地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时时都有党组织发挥作用。
目前,围绕香菇产业万荣县共建立党员示范点32个、党员技术指导岗23个、党员融资服务岗8个、党员推广销售岗7个、党员示范棚52个、帮扶棚185个,302名党员直接参与到香菇产业中,带动133户发展香菇产业,香菇种植面积达到1200余亩,产业规模达到650万棒,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
2017年全县21个脱贫出列村中,有6个村以香菇种植为主导产业实现整体脱贫。
本报记者 杨永生 通讯员 畅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