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太原:向秋冬季大气污染再宣战

  •   国新能源旗下的太原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太原市区内尖草坪区、小店区、晋源区三个区域共15000户居民的煤改气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图为天然气管道铺设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冯杰 摄

  •   有人说,治理大气污染,就如打响一场持久战,对于长久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积累下的环境污染顽疾,其治疗过程也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古时的“愚公移山”,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8月2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印发,明确了“2+26”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其中太原市的目标是:2017年10月—2018年3月,PM2.5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20%。
      8月31日,环保部在京召开座谈会,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及六个配套方案,对涉及省份提出的各种量化指标,算是提前敲响了警钟。

    完成目标难在哪里?


      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冬季采暖期又将如约而至。去年采暖期连续大面积的重污染天气还让人唏嘘不已,相信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政府谁都不愿意,也不想重复“上演”去年的场景。
      太原市PM2.5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20%。这个目标完成有难度吗?是跳起来摘桃子,还是可以轻松应对呢?
      “这个目标的确有难度,而且是难度很大。”省环保厅大气处的贺处长直言不讳,但是再难工作也得做,任务必须完成。
      有资料显示,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平均优良天数为9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50.6%,虽然成绩好于京津冀及周边部分省份,但是我省的这个目标完成情况与国家下达的标准还有差距。
      贺处长说的难,主要难在哪里呢?
      一是采暖期燃煤污染是制约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全年任务指标的完成。主要原因是城中村、城边村及周边采暖方式落后,原煤散烧现象突出。加之采暖期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给完成指标任务带来巨大压力。一旦遇到不利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极易发生重污染天气。进入后半年,气象条件是否给力,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若再次遭遇不利气象条件,会给全省完成指标任务“雪上加霜”。
      二是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生产基地,煤炭、化工、焦化、建材、冶金、电力等六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0%以上,电力、冶金、焦化三个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部工业二氧化硫的90%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单位面积排放负荷、单位GDP排放强度等指标在全国排名均靠前。在较小的国土面积上承载了高强度的煤炭消耗量,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很大。
      三是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指标基数低,空气质量改善空间有限。尽管我省围绕“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四大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实施应对重污染天气调度令,开展“铁腕治污”专项行动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但受前述不可控因素的协同影响,完成指标依然难度很大。

    该关的一定关,该转的一定转


      据统计,2016年,太原市全年五级以上重污染天数共26天,全部集中在冬季采暖期。采暖期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是非采暖期的1.6倍,SO
      、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是非采暖期的3.9倍、1.5倍和1.9倍。由此可见,冬季采暖期燃煤污染已成为制约太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4月,太原晋阳湖片区区域内最大的污染源——有着50年历史的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4台300MW火电机组实施停产关闭。这个电厂关停后,今年太原市区将年减少使用原煤300万吨左右,环保效益明显。
      该关的一定关,该转的一定转。
      太原小店热源厂和东山热源厂为积极响应“禁煤区”建设,都由过去的燃煤供热改为燃气供热,供热方式也将更加清洁环保。太原市热力公司副总经理李双奎说,经“煤改气”后,这两个热源厂每年可减少耗煤12万吨,同时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27.33吨、氮氧化物149.91吨、烟尘387.34吨。
      7月31日,太原市政府明确提出,今年10月底前市区要建成“禁煤区”。这意味着太原市区范围内的生活用煤、农业生产用煤、商业活动用煤、企事业单位用煤、工业企业用煤(除太钢、二电厂和保留热源厂外),实现燃料煤炭“清零”,全部由清洁能源替代,替代率达100%。
      为强化责任落实,太原市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清宇任组长,市长耿彦波任第一副组长的散煤清洁治理领导小组,负责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和考核问责。
      为确保今年燃煤污染治理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太原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补贴政策。如对市区农村实施“煤改气”或煤改LNG点供热改造的,市区两级财政原则上每户只限补贴一台26KW及以下燃气壁挂炉,每个采暖季每户由市区两级政府给予最高不超过2400元的气价补贴。对燃煤采暖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的用户,市财政原则上一次性补贴30元/平方米建设费用。
      目前,燃煤污染治理已在太原市如火如荼全面展开,各项工程已进入倒计时。

    34项重点任务促目标完成


      《行动方案》中对太原市的污染治理不仅有燃煤治理,还有淘汰燃煤锅炉、“城中村”拆除改造、安装遥感监测设备等等,任务多达34项,而这34项主要任务的如期完成,成为太原市实现PM2.5和浓污染天数双降目标的关键。
      贺处长说,环境质量的改善,其中不可控的是气象条件,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人为的努力。这就体现在推进重点任务的力度上。《行动方案》里对我省四市的要求都是硬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是我省完成目标考核的基础,现在所有的工作都在紧张地往前赶。
      为改善大气污染,太原市近年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定为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2016年一年太原实现全市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换为电动车,成为全国首个出租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
      除了更换新能源汽车外,太原市还为机动车尾气污染“立规矩”,严厉查处重型柴油车污染、扩大重型柴油车限行范围,重点对北部区域实施禁行措施、严格准运证办理、严格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污染等等。
      不仅如此,太原市需要完成的还很多。13.4万户居民今冬采暖要实施“煤改电”“煤改气”,36个城中村和36片棚户区要整体拆迁改造……
      贺处长说,我省对此项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于《行动方案》的各种要求都在同步开展,同时,我省还自加压力创新措施,例如工作量的增加,范围的扩展,目标的严格度都比环保部对山西的要求还要严。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9-06期

    • 第2017-09-05期

    • 第2017-09-04期

    • 第2017-09-03期

    • 第2017-09-02期

    • 第2017-09-01期

    • 第2017-08-31期

    • 第2017-08-30期

    • 第2017-08-29期

    • 第2017-08-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