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忻州9月7日讯(记者 王雁 实习记者 冯媛 通讯员 闫晓梅)今年以来,静乐县从“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该县有计划按批次为各乡镇选派党建和精准扶贫专业干部14人,从乡村带头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才等优秀人才中选拔32名村党组织书记,集中整顿了31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投资30万元,建设“智慧党建”平台,实时掌握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的在岗履职情况。
严格落实“双组长”和“双签”责任制,大幅度增加乡村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乡镇运转经费达到60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达到9万元,投资60余万元对142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和设备配置,落实了159名县派第一书记人均3000元的工作经费。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建设村级光伏电站等渠道,实现了29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破零”。
他们创造性地建立机关干部“1+1”结对帮扶贫困亲戚脱贫机制,组织动员974名“两代表一委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广泛开展“四送四帮”活动,引导静乐成功人士、大学生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产业项目300多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5家、种养大户400多户,带动5700余名群众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