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班热现象不仅出现在高年级孩子身上,低年级孩子上四五个培训班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教育咨询专家杨菠讲道,家长出于培养素质、提高技能、应对考试升学压力等原因给孩子报班本来无可厚非,但倘若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就得不偿失,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反思。作为家长都应该关注孩子的接受情况与满足感,一味盲目报班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昂贵的费用带来的就一定是高效的回报吗?尽管报班能够带来成绩的增长,但盲目上补习班未必能激发创造性,反而会增强孩子的依赖性。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上补习班,成绩就往下掉。有些所谓的培训班仅将答题模板教给学生,短期来看,孩子在阅读和写作上“进步不小”,但这绝非一劳永逸。杨菠告诉记者,国家减负政策出台,使得孩子有了大量自主支配的时间。然而,不少父母不相信孩子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从而僭越辅助者的角色成为决策者。其实,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报补习班不如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