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联动 综合施策
本报吕梁9月17日讯(记者 李全明 通讯员 付永文)今年,吕梁市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整治,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市、县、乡、村、企”五级联动,“建、转、提、停、罚”综合施策,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投资近100亿元推进50项年度重点环保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
“建”是环境保护的重头戏,就是建设一批重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吕梁市投资近100亿元集中力量推进市区集中供热全覆盖、城乡污水处理厂、农村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站等2017年度50项重点环保工程。其中,水污染治理项目30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20项。
“转”就是加快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吕梁市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力争用5年时间坚决完成400万亩宜林荒山和25度以上陡坡耕地的造林绿化。同时,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就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焦钢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吕梁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环保、能耗、质量和安全标准,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倒逼煤焦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停”就是关停取缔一批“散乱污”小企业和土炼油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累计排查出“散乱污”企业347家,取缔了250家;建成区1087台燃煤小锅炉淘汰任务,已完成淘汰958台;吕梁市政府制定了财政补贴政策,确定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2.6亿元,推进10.2万户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采暖改造工程。
“罚”就是对环境违法行为和环保不作为,进行依法打击处罚和责任追究。吕梁市委、市政府结合中央、省有关环保专项整治方案,制定下发了《关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实施意见》和8个环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3个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别对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违法案件依法依规进行了严肃处置和问责。